之罪的。 3.误区之三:对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人不适用缓刑。 对这个问题,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凡是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 ,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即防范和管理工作。这就包括对缓刑犯、假释犯、管制犯、保外就医犯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犯的考察监督管理,而不会再因忙于破获刑事案件等原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81.html -
了解详情
。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 刑罚的犯罪分子是否适用缓刑和服刑期间的减刑、假释活动。[2]现就中国刑法有关以上问题的规定,简要说明如下: 关于量刑的原则和量刑轻重,中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1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刑法修正案和司法解释,希望通过制定一部大而全的刑法典,就可以解决经济犯罪问题,显然这种想法是过于简单了。另一方面经济行政法规的滞后或欠缺也使得经济犯罪 不得假释和减刑的无期徒刑;其二是切实解决在刑罚执行中的假释、减刑、保外就医存在的问题,真正起到比死刑还大的威慑作用。 (2)设立单独经济刑法典 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381.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部曾于1995年颁布了《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其中关于缓刑的规定,因不符合现行刑法的规定, 建议存在诸多不便,更何况在撤销缓刑审理期间还存在犯罪分子的控制、移送等很现实的问题。 实践操作的困难反映了司法解释规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事实上,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929.html -
了解详情
2)精神障碍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关于鉴定结论是否应指出被鉴定人的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分歧。笔者认为,鉴定结论不应包括此项内容,理由如下: 无服刑能力。我国的一般做法是:首先,对于无服刑能力且无社会危害性的,适用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对于无服刑能力但有社会危害性的,适用强制医疗。但不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8.html -
了解详情
:刑讯逼供、超期羁押、律师权利得不到保障、监狱执行中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执行权滥用问题。半年的执法检查,调研报告写出来了,但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 世仇。因此证人宁可给法庭一个书面证词,也不愿意当面跟被告人对质。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审判真的需要证人吗? 我们发现目前有时候甚至在审行贿人时连受贿人都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的;B.对精神疾病的医学鉴定;C.为罪犯保外就医出具的医学证明。 (2)在法律框架下尊重控、辩双方当事人(包括检察 的《决定》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司法解释,均找不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答案。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2年6月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47.html -
了解详情
指定的医院鉴定,但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我们应适用相关的规定,如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就规定必须经省级政府指定的医院出具证明,这样可以避免 一起,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侦诉人员沟通不够、检察人员对侦查活动引导不力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3.公、检、法三家可以就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沟通、协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64.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部曾于1995年颁布了《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其中关于缓刑的规定,因不符合现行刑法的规定, 建议存在诸多不便,更何况在撤销缓刑审理期间还存在犯罪分子的控制、移送等很现实的问题。 实践操作的困难反映了司法解释规定的不科学、不合理。事实上,笔者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17.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法的情况,应当通知执行机关纠正。”具体表现为对交付执行、收押、监管、释放、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等管理活动进行监督。二、现阶段检察机关对刑事诉讼进行法律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由于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检察机关把大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