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性,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法是推断,同时间接证据具有排他性。对刑事诉讼中的间接证据的审查判断,应从三方面进行:一查物证的来源是否合法,其 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有着重要的证明作用。物证、书证以及仅反映犯罪时间、地点的证人证言等,都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11.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政策,应认定被告人认罪、悔罪态度好,具有酌情从轻情节。 ㈢同案被告人的口供能互为证人证言的问题。被告人在交待自己罪行时,又供述和检举同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 原则在我国应适用,被告人应具有该原则的派生权及辩解、申辩的权利。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可以兼听被告人辩解与控诉方的指控意见,把双方意见进行比较,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0.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在刑事诉讼庭审方式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刑事诉讼及两高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对建立证人出庭作证的制度趋向一致,明确了 效力只能由作出该项行为的人民法院进行保障;3、证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客观地向司法机关提供证言,证人证言虽然在客观上有利于控辨双方控诉或者辩护,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4.html -
了解详情
会导致当事人可能得不到公正的判决。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现状 1.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书面证言适用普遍。综观近几年来法院开庭审判的各类案件 困难。如据云南省大理州法院提供的材料证实,在2008年本州两级法院刑事、民事、经济案件的证人出庭率不足10%;剑川、洱源两县法院2009年15月,在审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600.html -
了解详情
对“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增强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此外,我国非法证据范围扩大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非法实物证据,在具体操作上还需要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作 怀疑”的证明标准 。不难看出,新法对证明标准做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当前我国的司法环境下,由于辩护制度等相关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128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的程序性违法行为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制约,进而使得刑事诉讼中的国家权力在整体上得到抑制,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权力的正当行使。 1.3 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也是至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唯一规定。其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884.html -
了解详情
的作用发挥到极至。 关键词:口供;取证;质证;证据排除;补强证据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919(2002)02 0073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规则。西方国家一般要求警察作为控方证人,出庭就侦查过程提供证言。而我国刑事诉讼中历来没有警察出庭作证的制度,因为公安机关被定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1.html -
了解详情
扬弃再现案件的原貌。 三、 刑事证据证明效力问题 刑事诉讼中,一个案件会有许多证据:从种类上看,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 《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常用司法解释全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7、《刑事庭审制度研究》龙宗智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70.html -
了解详情
示的契约机理 所谓证据开示,是庭审前一方当事人可从对方获取证言、书证及其他证据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双方须借助动议申请来实现证据开示的权利,并根据 的证词或者其他资料以及根据这些资料所获得的材料,不得在随后进行的任何刑事诉讼中用作不利于该证人的证据。联邦系统采用的是证据使用豁免,但法律并不禁止联邦系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09.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指国家执法、司法工作人员使用非法手段或非法程序获得的证据,不得在刑事诉讼中作为不利于被告的证据。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该规则最早起 、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