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规则的失灵问题就是一个富有说服力的例子。本来,按照1996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法院发现案件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做出证据 在司法实践中却普遍变成了律师申请公安机关批准会见权? 迄今为止,法学界对于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造设想,几乎都是以司法终局裁决原则为前提预设的。也就是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8.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刑事诉讼 中的证明应当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如果通过现有的证据证明某项犯罪事实还存有疑问 ,则应当推 定该犯罪事实不存在 。而我国一贯坚持的案件 犯罪不成立的无罪判决 。这标志着疑罪从无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以确立 。但是 ,如果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将被告人判决无罪以后 ,侦查机关又收集到新的足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243.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发现,案件被改判、发回重审,除少数是因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外,绝大部分是因为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二审改变量刑。一审时,对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从重、 的司法实践中,刑事诉讼案件证人多数是不出庭作证的,鉴定人也不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证人、鉴定人未出庭,控辩双方根本无法对其进行询问,对证据进行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6.html -
了解详情
了继续存在的意义,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还要将其销毁。在当今刑事诉讼司法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二)证人出庭问题 展示制度,以实现控辩双方的平等武装。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制定出台了民事案件证据规则,刑事诉讼也应当尽快制定相应关于证据规则方面的司法解释。关于庭前证据移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6.html -
了解详情
的辩护意见难。自辩护制度改革以来,我国的律师介入诉讼尚不足30%,70%的刑事案件请不到律师,多数律师也不愿参与刑事诉讼。这一情况暂不作论述与评价,仅就已经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5)谢晴:《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建构》,载《上海刑事辩护网》。 (6)王金利:《论沉默权制度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13.html -
了解详情
回逆,如在审查起诉时发现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而退回补充侦查,此即程序回逆。也就是说,程序回逆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程序进行到某一阶段时由于出现了一定 有的法院在法庭审理结束后,即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在合议庭评议过程中,发现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无法判处被告人有罪,出于与检察机关的相互配合,不作出无罪判决,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5.html -
了解详情
撤诉之名行再诉之实,应予纠正。 同时,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作撤诉处理,违背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不利于有效贯彻立法者确立的新的刑事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的裁定不得上诉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准许检察院撤诉的裁定也不得上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10.html -
了解详情
量还不足以指控、认定犯罪,因此,存疑案件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刑事诉讼存在,难免会发生证据不足案件。在对存疑案件的处理上,历来有“疑案从有”和“ 赔偿立法还相对比较滞后,现有的赔偿制度也还存在着明显缺陷,尤其是对存疑案件是否给予赔偿,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加之“两高”对此认识不统一、有关司法解释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3.html -
了解详情
量还不足以指控、认定犯罪,因此,存疑案件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刑事诉讼存在,难免会发生证据不足案件。在对存疑案件的处理上,历来有“疑案从有”和“ 赔偿立法还相对比较滞后,现有的赔偿制度也还存在着明显缺陷,尤其是对存疑案件是否给予赔偿,国家赔偿法没有明确规定,加之“两高”对此认识不统一、有关司法解释相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7.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原则是证据不足不 不足不起诉,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意见却不一致。我们认为,检察机关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国家是否承担赔偿责任,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