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罪中,“包庇”的本质在于妨碍、阻止司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追究法律责任,因而即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没有利用其职权实行,只要其行为 明确规定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的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负有查禁的职责。其次,刑法界定罪与非罪注重行为危害社会程度量上的要求,那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58.html -
了解详情
管理职能来实现。为此,国家在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忠于职守、积极履行职责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刑法手段,来预防和惩治各种非法干扰、妨碍 有相当一部分案件起诉后被告人作无罪辩护,主要是对行为人是否具有妨害公务的故意和执行公务的行为是否合法存在争议。对于职务行为是否合法应当举出职务行为内容实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63.html -
了解详情
是相当广泛的,只要肩负了国家职责、涉及到公众利益的人员都划人了玩忽职守罪的主体范围。而新刑法对玩忽职守罪的主体只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部分国家工作人员,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国家工作人员处以较重的刑罚,是新刑法本身的要求,以上两罪侵害的客体不同,对社会的危害性有差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8.html -
了解详情
,还有行政法的规定。同时社会大众、社会组织对法律监督机构及履行监督职责的专业工作人员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途径也是法定的。 7、社会法律监督的客体和 是社会法律监督队伍精英化建设的要求,有利于律师精英化建设 完善法治监督体系,不仅包括完善司法、行政机关的内部法律监督,也要完善国家机关外部的社会法律监督。而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404.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或者孤立地看待两个方面,既不符合辩证法的要求,也不符合立法精神。因此,认为行为人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态度与对 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徇私舞弊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05.html -
了解详情
之便实施的犯罪行为。銆 2、狭义说。该说认为,职务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背职责要求实施的犯罪行为,仅仅限于刑法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罪,而不包括贪污 在渎职型职务犯罪中,刑法第398条规定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9.html -
了解详情
,略加修改后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二、妨害公务 实践上说,依法行使代表职责时的代表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既然是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那么此内容就已经涵盖在第1款中了。目前宪法学界要求设立专职代表的呼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2.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上实施了暴力、威胁方法。另一方面,行为人的上述行为必须是足以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这一点又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行为人的行为针对的是 、措施不理解,有意见,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质问,要求说明解释答复等。由于情绪偏激,态度不冷静,其中常伴有威胁性语气和类似暴力的顶撞拉扯行为。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624.html -
了解详情
有身份者之行为性质定罪说。该观点认为,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要求特定身份者才能单独构成之罪,不管有身份者是否为主犯、是否为实行犯, 损失,只能由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单独构成犯罪,主持讨论并最终拍板的领导人员应当负主要责任。 2.区分领导人员与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 在渎职犯罪场合,负有领导职责的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662.html -
了解详情
在国家机关的范围内,至于在政党组织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显然应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但不应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 第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 机关办理诉讼案件,必须依据事实,这就要求他们必须查明事实,否则就有悖于国家赋予的司法职权与职责。就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性质和特点,司法机关的证明职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8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