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一九八六年《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如何进行法律救济,是马列主义国家学说必须面对的新内容。 第二,建立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维护了我国现行宪法关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行政权力来源的法理基础。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8.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我国的国家赔偿法采违法责任作为归责原则。根据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从国家赔偿法的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一些国家在采用过错原则作为国家赔偿制度基础的同时,在某些具有危险性而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逐步采用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55.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因而,最具法律监督特征,是新时期检察制度的新增长点。渎职侵权检察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上级检察机关应加强渎职侵权检察的宣传力度。发动和鼓励人民群众发现、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并及时反馈查处结果,取信于民。应当充分利用媒体、新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8.html -
了解详情
进一步专业化、制度化、法律化。(一)缺乏专任的宪法监督机关。虽然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负责监督宪法实施的专门机关,但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并不是 、命令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宪法、法律规定的职权职责行为与宪法的原则、内容及精神直接相违背。所谓“违宪审查监督制度”,是指通过对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8.html -
了解详情
肯定。 依照新《刑法》第93条第1款的规定,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标准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依照新《刑法》同条第2款 大的分歧意见。肯定说主张,国家工作人员应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认为如果把国有企事业单位包括进去,不符合政企分开的改革方向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方向;而否定说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3.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须承担维持公诉之责,若其控诉不力,则要承担败诉风险。德国强制起诉制度规定,被害人申请法院裁判时,应举出认为应当提起公诉的事实和证据。但其同时 ,其实体权益并未有切实的保障。相反,被害人承担了国家机关应当承担而未承担的追究犯罪的职能,这反给被害人的工作、生活,特别是经济上带来沉重负担。造成被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02.html -
了解详情
看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现行刑法量刑规定不够合理,打个比方公有财物1000元被无业游民盗窃可判其3年有期徒刑,而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则不够 是这种行为破坏了我国的廉政制度,影响了干部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更破坏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显而易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窃取公有财物的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08.html -
了解详情
、裁判案件的前提。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 [8]关于这种认识误区见 马怀德:国家赔偿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载《法学杂志》2010年第八期。 [9]对于国家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43.html -
了解详情
不应当适用刑事和解。同理,对于妨害公务类案件,客观上以被害人角色出现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是物质性损害的承担者,而本质上的受害人则是国家;犯罪所侵犯的 被害人的谅解、自愿和解并不是适用刑事和解的决定性因素。西方国家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的具体规定主要有四种模式:(1)社区调停模式;(2)轻微案件转处模式;(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12.html -
了解详情
驳回,我国《国家赔偿法》的一处空白正日益凸显出来: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迫在眉睫。 二、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国内立法的现状 关于行政精神损害赔偿的内容,我国 、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一百二十一条又直接规定了职务侵权的责任承担: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0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