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 4.按照争议金额收取案件受理费和非讼程序的萎缩 (1)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并非都涉及诉讼, 相当一部分案件只有一方当事人,而没有、无从辨认或者不必要 收费办争议价额或金额 1989法 、争议金额 中国最初从日本引进讼费制度,而日本的讼费制度又来自德国。诉讼标的是贯穿德国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律的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65.html -
了解详情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1]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2条中规定了当事人对适用普通程序还是适用简易程序的 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第1条。 [17]德国民事诉讼法第39条规定:在第一审法院里,被告不主张管辖错误而进行本案的言词辩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法院执行员法》等。尤其需要说明,德国之所以1898年单独制定长达186条的《强制拍卖与强制管理法》,是因为在《德国民事诉讼法》颁布时,《德国 权的行使、有效地保护执行法官、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必由之路。 (三)单行法模式的全球趋势 本文的比较法考察已经表明,除了奥地利、瑞士等为数甚少的国家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23.html -
了解详情
中间,,决规定的成立与变迁 1、汉诺威法(1850年)及汉诺威草案(1866年) 1877年公布的德国民事诉讼法(CPO)中关于中间判决的规定不仅仅适用于中间 就是在受理案件到口头辩论终结前这个时间段。更准确地说,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流程中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举证阶段,法院可以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第一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73.html -
了解详情
在于二者内在精神的同构,日本学者新堂幸司更是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民事法的概念:民事诉讼法是处理涉及对等私人间生活关系之纠纷及利害关系对立的规范。在这一点上 》,载《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2期。 [48][德]罗森贝克等:《德国民事诉讼法》(上),李大雪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4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2.html -
了解详情
介:《法官劝告和解的法的规制(一)》,载《法学协会杂志》2000年第6期。 [18]1976年修改后的德国民事诉讼法第278条第3 《论听审请求权》,载江伟教授执教五十周年庆典活动筹备组编:《民事诉讼法学前沿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27]Rosenberg/Schwab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06.html -
了解详情
近年来才采用协同主义的观察视角。以后经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终于形成了今天的《德国民事诉讼法》中完备的法官阐明权、真实义务、讨论义务、法官的调查取证等规定。协同 法律模型,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14}陈荣宗、林庆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1996年版。{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应否扩张,而是在各个法领域中诚信原则可否排除,可否具体适用。”〔3〕无疑诚信原则适用范围的拓展也对横跨公法、私法领域的民事诉讼法产生了影响。诚实信义 法律规范背后所蕴涵的诚信理念,也即既存法律规范是诚信原则具体化的结果。如德国民事诉讼法中真实义务的规定,驳回迟延提出的攻击防御方法的规定;日本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6.html -
了解详情
九表。尽管在前古典时期和古典时期,罗马法学者曾对诉的法律概念进行过复杂而深奥的争论,其中也包含着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分离的思想。但当特奥菲卢斯 《德国民法典》和《德国民事诉讼法典》中的完全分离,相对于它们在法国民事立法中分离不彻底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分离的趋势并没有马上提高民事诉讼法的地位,相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736.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或事实的范围,即德国法中的当事人主导原则(verhandlungsmaxime)。德国法学家卡尔海因兹舒瓦伯在其1968年编著的《民事诉讼法教程》中将该原则阐述 听审权,很少会以第296条为由拒绝接受当事人提出的新证据,德国民事诉讼法授予法官的这项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演化为对当事人的忠告。 与分割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0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