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改判的4697件,从1999年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各级法院受理的民事抗诉案件占全部再审案件的比例从1315%上升到246%。[1]1999年全国法院受理 其调查收集的证据未调查收集时,检察机关可以针对这类证据调查取证我国民事诉讼第64条确立了证据的调查收集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为主,法院在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和裁定改判率变化情况。[8] 从图3可以看出,1994年到2001年人民法院再审民事行政判决和裁定改判率呈上升趋势,2001年以后再审改判率不断下降,说明 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2]参见黄旭东:《民事抗诉制度的实用主义分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118.html -
了解详情
占法院审理案件数量的0.0027%,还不到万分之三。1999年,法院再审民事抗诉案件6970件,其中,改判、调解、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共5767 机会委员会、种族平等委员会等。 [12] 这是因为,在公益诉讼中,政府职能部门与民事违法者之间往往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参考文献】 参 考 文 献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3.html -
了解详情
了审判资源,又影响了即判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稳定性,影响了法院审判的权威性。民事抗诉是对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提出,那么就意味着能对再审的裁判提出抗诉 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4]参见杨荣新选编:《民事诉讼法学参考资料》第16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作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0.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建立和演变的。在资本主义法制史上,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制度最早建立于刚刚经历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法国。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论》,《法学研究》2000年第五期 5、廖永安、何文燕 :《民事抗诉若干问题研究》,《法学评论》2000年第二期 6、李浩:《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03.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行使法律监督权,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提出抗诉而由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制度。其目的是通过行使法律监督权, 促使人民法院及时依法纠正 率,通过抗诉量的大来追求改判率的高,无视抗诉案件的质 量。如笔者所在法院受理的一起民事抗诉案件,检察机关以原审时定案的证据是复印件,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12.html -
了解详情
了法院生效裁判的稳定性与权威性,又浪费了国家宝贵的司法资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第206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 无约束则会权力滥用,这是不符合我国的立法精神和立法本旨的。 完善民事抗诉制度即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应尽快立法或司法解释的方式在以下几个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02.html -
了解详情
对各级司法机关之违法判决提起抗议。5、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 主要证据不足而导致错判的。 引注: ①参考沈红、干朝端:《关于民事抗诉权问题的思考》,载《思索网》//www.4so.net/。 ②唐德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93.html -
了解详情
,修改法律,改革审判监督程序已迫在眉睫,大势所趋。 (二)完善立法,正本清源。民事抗诉权在运行中产生上述问题,已引起司法实务界的关注,并提出了许多 下级法院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办案质量,提高司法权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正视抗诉问题,坚持再审原则,完善改判标准,大胆改革监督程序,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3.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仅有的五条规定。 3.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为了保证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工作中进一步有章可循,更好地开展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在1992年 工作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成为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借以履行民事检察监督职责、办理民事抗诉案件的具体参照依据。但由于《暂行规定》对一些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