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 十五条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58.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 十五条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170.html -
了解详情
十五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 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 第二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7908.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保证合同诉讼 《担保法解释》)第34条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785.html -
了解详情
十五条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 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 偿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债务人同意给付的情形除外。 第二十二条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自愿履行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626.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或通过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法院报案或控制来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使其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断。 5、统一了起诉等诉讼时效中断的开始时间 依照《诉讼时效规定》第12条规定,当事人提起诉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407.html -
了解详情
中断。因为民法立法的意图,本身就侧重于保护权利人的权益,督促权利人在诉讼期间内积极行使权利,避免权利义务处于不稳定状态。权利人起诉后,人民法院依法 ,而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民事法律设立诉讼时效制度旨在于促进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民事权利,便于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民事、经济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63.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被侵害时起开始计算。 依据我国的民法规定,诉讼时效可分为三种:1、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2、特别诉讼时效: 获得对占有物的利益,显然有失公正。在人身遭受侵害时,受害人如未能在1年的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保护的权利,加害人则得以免除负担,亦有违公平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5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的事实状态基础。我国《民法通则》第135 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一旦期限届满,直接消灭权力本身。超过除斥期间,则权力本身即不复存在。时效期限届满以后,义务人抛弃期限利益的行为,可以视为创设了某种权利。⑻从法律效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95.html -
了解详情
所发生的法律后果,各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有四种不同的情况:1、时效届满,实体权利本身消灭。权利人无权再接受原义务人的履行,否则构成不当得利, 的情形均可“转变”为欠款纠纷。 【结论】 诉讼时效是保护权利人的民事权利,但我国民法通则对不同的民事权利规定了不同的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应当遵照执行。本案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