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阐明程序效益包括成本与收益两个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存在的问题。利用法律经济学程序效益的分析方法,找出制约我国刑事附带民事 载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方益权:《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原则的合理建构》,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21、黄元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0.html -
了解详情
又产生了辩论主义。对辩论主义原则的理解,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直接决定法律效果发生或消灭的必要事实必须在当事人的辩论中出现,法官不能以 中当事人权利与法官权力为基础来构造,在贯彻落实当事人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保留适当的职权主义因素。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诉讼指挥权的内容 如前所述,为提高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1.html -
了解详情
谈“上诉不加重”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郭 瑞 曹 柯 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因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但二审判决不仅没有减轻其责任,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处分权,为诉权理论乃至于诉讼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制度上的基石。当然,以诉权为主线而提出的“上诉不加重”原则也以此规定作为了基本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请求时,就会涉及到重复起诉的问题。而如果对诉讼标的作细化分析、定义,则形成个别诉讼标的,此时禁止重诉原则就很难得以适用。 (三)诉讼 ,还应当重视以下方法。 1.当事人程序基本权保障角度 二战以后,有关宪法和民事诉讼程序关系的学术讨论开始成为民事诉讼法学界的世界级课题,正确理解宪法和民诉法的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80.html -
了解详情
。例如,美国学者斯蒂文。L.艾默纽尔(SteveL.Emanuell)等认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证明标准,一般为盖然性占优势标准。当一事实主张被陪审团确信为在 “于具体为举证责任之分配时,必须依据待证事实发生之盖然性高低、统计上之原则及例外情况为基础,始能正确分配,从而避免法院错误之事实认定。依盖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般原理,同时也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共识。在西方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这一原理由两个基本的诉讼原则所组成,即处分权主义和辩论主义。前者 。[17]这一制度被当作帮助当事人检验法院是否完整、正确地理解了他们提交的书面文件的方法,以避免在后来的判决中遭受到突袭判决。[18]显然,这一制度的存在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2.html -
了解详情
认证规则的不足“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民事诉讼法中直接规定证据运用的条文却仅有12条,并且在内容上较为原则和抽象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法官只能根据各自对法条的理解来对案件中的证据进行取舍和采信,其认证结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会出现由于不同法官对法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24.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 伴随着对诚实信用原则被确立为民事实体法基本原则的演进过程的总结,本文就在民事证据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基本原则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进而简要地分析 詹思敏、王晓明著 载于《中国民事证据的立法研究与应用》 同注[12] P363。 [19]可参见《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研究》 宋金林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688.html -
了解详情
受理,但有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 》第160条规定中“应当一并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理解问题,笔者认为,不应当机械的理解为只有判决赔偿了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才是作了“一并判决”,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4943.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性质,而只是对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如何赔偿、弥补所做的协商,确切来说,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的诉求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也就 法学评论》2011年第2期,第80页。 [28]时恒支:《刑事和解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冲突分析及制度构建》,载《法律适用》2012年第2期,第57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