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困难的问题,从而达成救济受害人实体法上权利的功能。 (二)法院和法官的积极角色 传统型民事诉讼是建立在辩论主义基础之上的,辩论主义也是事实证据资料收集提出 ,整理和确定事实上和法律上的争点,主持证据交换和庭审,并撰写冗长的判决书。而收集调查证据则有可能被视为违反司法中立的举动而受到当事人的指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11.html -
了解详情
乙得知后认为影响其通行而阻止甲建房,并提行政诉讼,甲则以排除妨碍为由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可一并处理。 第三种:对行政裁决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民事部分可以在6个月内审结,判决书分别作出。 审判组织方面: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组成合议庭,排除了简易程序,但民事诉讼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09.html -
了解详情
,1999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明确: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理范围,应只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利 阶段直接交付、返还被害人。比较妥当的作法是,由人民法院在刑事判决书中最终决定,刑事判决书生效后执行。 【作者简介】曲新久,男,1964年11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77.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业务庭庭长,为减少“错案”,提升“政绩”也会在案件上诉后到上级法院“公关”。 三、 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缺失的制度原因。 众所周知,重实体、轻程序是我国法文化的 ,努力提高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作为公平与正义载体的判决书,在其中说明理由是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判决书应当是内在程序与外在程序的综合体,既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04.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偷录下来的)并没有成为离婚的证据。在这起离婚案的判决书上,法院并未对这一证据作出是否认定的评判。 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5 20世纪法律制度变迁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民事诉讼领域,援助在运用诉讼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的弱者,实际上是法院对双方当事人利用诉讼资源能力处于不平等状态予以矫正,使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5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不告不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必须有原告请求或被告反诉,法院才能受理案件并进行审理。第二,在审理中 在法院送达终审判决书时,应明确告知当事人所享有的申诉权,确保当事人能够有效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尊重人权,保护人权已成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普遍共识,民事诉讼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7.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答辩状,如果在该期日没有提出答辩状的,被告将丧失抗辩权。日本民事诉讼法则规定,法院在原告起诉之后,可确定第一次口头辩论期日。在口头辩论期日 实际操作中所谓“证据提出随时主义”就必然存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可以随时提出证据直至判决书形成之前。而这种做法的弊端在民事诉讼的实务中是十分明显的。其一,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00.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其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半文盲,因而每次“批案”时,他都要让人把判决书念给他听。[37] 另一方面,这种官僚式的监督往往并不具有公开性、透明性,因而极易 申请费即可,而在起诉的情况下,法院则是按争议金额的大小依照一定比例收取案件受理费。 [52] 参见方流芳:《民事诉讼收费考》,载《人大法律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98.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定》)第35条规定,如果原告所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的认定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浙杭民终字第3088号民事判决书,载于中国裁判文书网。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理解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537.html -
了解详情
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案件交织在一起,该类案件中出借人能否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借款人还款?最高法院确立审理这类案件的重点在于判断借贷行为本身是否涉嫌犯罪,即如果 牛小强与王文宽、王瑞、延永革、鲁建江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陕民终168号]认为,关于本案是否应驳回王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63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