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强调对生态系统的尊重与维护,强调环境保护中的代际正义;另一方面它也突出强调了在环境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中的利益分化现象。尽管从长远来看,从理论上 主要有两方面作用:其一,建构性作用,即正义是法律的价值追求,法律的制定、修改等方面就离不开对正义的考量。其二,工具性作用,即正义在提高法律实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52.html -
了解详情
争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具体表现为:首先,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其次,可以给环境破坏者一种强大的压力,迫使其自觉 过程是自上而下由国家自觉推动的过程,与西方国家由民间自发推动的自下而上的模式相比,推行阻力更大。因为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先由国家制定法律而后以国家强制力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6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保障能源供应、维护能源安全、提高能源效率、保护环境是十分必要的。我国《能源法》的制定也正是在此种背景下提出的。 二、我国《能源法》的 技术取得实质进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预警应急体系和机制得到逐步完善,能源与经济、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01.html -
了解详情
利害关系方及时提供有关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的情报和资料,并保证其有机会参与有关的标准或管制措施的制定过程,以便防止有关的技术要求成为贸易壁垒。一些 的投资政策和进出口政策体系;加强对经济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环境与贸易的综合决策。 2、完善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立法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00.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可能在庭审结束后才能得到补偿。雇员对雇主的违法行为告发后,相应的调查程序和诉讼程序会相继启动。在这个过程中,雇员需要承担一部分举证责任,而且事情的 工会“充分动员职工和基层工会组织积极参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在涉及社区环境、工作环境及职业安全卫生条件改善等问题时,应建立工人和工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68.html -
了解详情
自一九七○年代以降,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莫不将环境保护列为施政重点之一,颁布环境政策纲领,大量增修环境法规[1][1],并设立环境保护 原则。一般而言,国家制定法律与命令,课予人民一定的环保义务,乃属典型的干预行为,应有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自无疑义。惟因环境保护事项富有浓厚科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40.html -
了解详情
安全的行为而遭到处罚,那么其因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而缴纳的罚金也应当用于公共环境的恢复与生态治理。而政府组织设立的环境公益诉讼基金无疑是一个可供参考 律师的专业能力和律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影响所决定,公益律师的参与必然会使环境公益诉讼在制度、政策的制定和运作方面的影响大大增强,有利于实现通过公益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2965.html -
了解详情
数据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接受委托。该意见是环境保护部的政策性文件。虽然它不是法律法规,但它对之前相关立法规定作了基本总结。在适用范围上,它从“固体废物 ]即使是在司法消极主义盛行的美国,法院在环境保护事务中的作用也并不像在普通私人事务中那样消极。美国联邦法院在三个阶段的环境管制过程中都扮演了较为主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814.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性要件说,并将这些观点就违法性的理解归纳区分为三类:违反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地方环境保护规章、[7]违反具体的法律规定或有关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 的内部化。 第二,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常是公共选择所无法避免的结果。政府在制定环境标准时,甚至在作出具体某一行政许可决定时,其往往是考虑了社会总体成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8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2005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施行了《环境保护法规制定程序办法》,1990年3月12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局法规性文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该 程序,公布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法规的征求意见稿,可以在《中国环境报》和总局网站等媒体公布,公众可以直接参与到环境立法过程。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