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159号 《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已经2020年7月4日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 五十六条,修改为:继续盘问期间发现需要对犯罪嫌疑人拘留、逮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应当立即办理法律手续。 六十二、将第一百五十六条改为第一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2672.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本条主旨】 本条是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程序的规定。 【本条释义】 2012年3月14日 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 第三十八条 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6035.html -
了解详情
公安机关自行决定取保候审的程序缺乏正当性。(3)以变相拘禁的方式实施监视居住。《刑事诉讼法》第57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 的程序法制度。司法审查制度是指侦查活动中采取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或者其他重要权益的强制措施,除例外情况以外,应当由司法机关作出决定,未经司法机关决定采取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1025.html -
了解详情
从实践情况来看,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职务犯罪中所占的比例不大,这就造成检察机关实际上可以采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案件会比较少。同时,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 等,都可能会成为审查起诉或者法庭审判过程中的争议焦点。因此,办案人员应当树立程序意识,强调侦查取证活动中的程序公正价值,确保侦查活动和所获得证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628.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收集合法性作出合理解释等。第二,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实施监督。第73条第4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三,增强了 录像,这对审讯规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即使不在看守所,也难以逃避程序监督,因此,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除了会增加办案机关负担和压力外,在定罪方面的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518.html -
了解详情
的期限届满的。第八十二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一)已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 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三)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第三百四十九条对于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70.html -
了解详情
的期限届满的。第八十二条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决定逮捕:(一)已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 的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卷;(三)对外国籍罪犯执行死刑后,通知外国驻华使、领馆的程序和时限,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第三百四十九条对于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316.html -
了解详情
为超期羁押的产生提供了温床。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1)法律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规定过于笼统,界限不明确,操作起来弹性太大,不易掌握。 (2)司法 的羁押率起码在85%以上。在我国,羁押不是一种例外的程序上的预防措施,而是一种惩罚化、普遍化的侦查工具与手段,它基本上是一种拘留、逮捕决定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17.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另一种观点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七十五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重新计算的规定以及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自机关适用取保候审期限 候审的决定持有疑义,也无法获得法律救济,从而使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权利丧失了必要的程序保障。 第二,续保问题。高法解释第七十五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63.html -
了解详情
保证刑事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羁押,建立和完善羁押的替代性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中,只有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不需要羁押 的行为没有处罚性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犯罪嫌疑人逃跑等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性措施,逃跑等行为发生后,除予以逮捕外并不会因此而加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