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死刑政策的表述将少杀与慎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是,二者的含义并不相同。少杀是指少用死刑,尽可能不用死刑。对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综合和整体的衡量,充分考虑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务必对判处死刑的犯罪实现罚当其罪,将死刑适用于最严重的罪行。[8](2)关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考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587.html -
了解详情
刑相适应也是97刑法确立的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刑罚与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性和行为人主观的责任性均衡。当前实践中严重影响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问题是毒品数量标准的差异 数量和作用看,均应判处死刑。考虑到练永伟和练永明是同胞兄弟,即使罪行都很重大,也不宜全部判死刑。[26]《刑事审判参考》第67集第(530)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332.html -
了解详情
罪责越重,刑罚越重。这是现代刑法中所蕴含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然要求。作为一项基本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仅应当是一项在刑事司法中应当予以始终坚守的原则 是为了防止刑法的触角太长,而并不是为了压抑刑法的发展。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与禁止犯罪圈的扩张并不具有等同的含义,以刑法谦抑性为由而反对将一切行为入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631.html -
了解详情
着某些从轻情节,而判处一般的死刑缓期执行又不足以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犯罪分子,才能适用限制减刑的规定。因此,法官需要在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之间进行尺寸 、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资或者有组织的暴力犯罪,罪行极其严重,根据修正前刑法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而根据修正后刑法判处死刑缓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456.html -
了解详情
维持原判,对吴某改判死刑缓期执行。 上述4个案件中,被告人所犯罪行均属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当判处死刑,且无其他法定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一审法院依法判处 国民法律情感而放弃报应主义规制下的责任主义刑法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亦不能容许被害人的亲友假借被害人的名义行使宽恕的权利,甚至罔顾被害人生命被残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罪行的轻重应该与刑罚的轻重成正比,不同罪名之间的刑罚也应该保持总体的均衡。 的情报,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11],假如我们按通常含义理解情报,而不是做此限制解释,则必然导致刑法适用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96.html -
了解详情
刑等价的许多观念和做法,一是重定罪轻量刑,不把量刑是否适当作为案件质量的重要标准。罪行相适应的关键在于载量刑罚,刑罚之量定才关系到犯罪行为是否受到了公正的惩罚; 量刑,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综合全案情况,在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准线内,适度地确定刑罚的轻重,该轻则轻,该重则重。在该前提下,尽量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70.html -
了解详情
免于起诉的后果是定罪免刑,这违背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与检察机关的职责不相适应。(2)取消了人犯的称谓,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区分开来。规定提起公诉前 ,笔者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包括司法人员)了解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和意义,以逐渐扭转传统的有罪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1.html -
了解详情
一些基础问题略作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刑法平等的含义考察 (一)平等的词源考察平 等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含义有二:一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 原则中的分配负担问题。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平等在罪刑关系中的实现,从形式平等的等量报应刑,到实质平等的等质报应刑,直到力求突破传统平等观寻求各取其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99.html -
了解详情
数罪并罚,可能远远超出了其行为的危害性,也可能超出了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范围,这样有违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引申原则一罪一罚原则,也可能导致异罪同罚的 为有牵连关系。(4)形成一部说。该学说主张,数行为中,如果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与本罪行为在法律上包含在一个行为之中,即为有牵连关系。 3、折衷说,又称主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