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由于行政习惯造成的主观心理,这个心理是可以改变的。当《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过程规定了严格的程序要求,许多政府官员也嫌它麻烦,但在法律实施后,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要求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56条),处分决定做出后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58条),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707.html -
了解详情
的矛盾体之间都存在着某种价值依归,或称之为矛盾的统一性、共同的价值取向。一般认为,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一方主体恒定、双方权力(利)不对等 不过,实现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设定的权利尊重和权利保障目标,有赖于行政主体的中立性和程序参与者的陈述、申辩权利,且须以行政相对人在程序进行过程中享有充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31.html -
了解详情
[4]3.行政公开作为一项基本原则需要通过具体法律规范加以落实。一般认为,法的基本原则具有纲领性、模糊性等特点。法的基本原则如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作用,就需要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4.html -
了解详情
但与相对人协商却是行政行为作出的一般程序。其次,行政指导,即《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出台后,行政部门已经不能随意运用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手段实施管理,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8.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处罚无效”。显然,这里的“无效”与学理上的无效概念并不同一,因为“没有法定依据”、“不遵守法定程序”是两个非常宽泛的违法标准,包容了一般违法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59.html -
了解详情
安置裁决行为、拆迁强制措施行为及行政处罚决定行为合法性审查。 (一)房屋拆迁许可前置行政程序的审查 房屋拆迁许可前置行政程序形成诉讼,一般是房屋拆迁许可相对人或 与公示方案一致,本案被告在给第三人颁发建设用地许可证时,沿用过去习惯做法,没有告知利害关系人陈某享有的陈述权、申辩权,没有告知享有听证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6.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向监狱提出申辩,负责考核工作的干警应认真复查,并及时给予明确答复。广东省监狱系统狱务公开内容中规定:罪犯对奖惩不服,可以在宣告奖惩之日起10天 当然不具有国家公务员的主体资格。那么是否可以算作行政处罚呢?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形式中,不包括记过。记过是行政处分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06.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决定的依据进行举证,当事人质证。通过双方举证责任的合理分担和当事人对其意见的陈述、申辩,进一步核实证据,查清事实。这样,相对人可能了解到一些此前自己 的增值。(三)行政法律体系的角度看行政听证的意义整个行政法律制度大致可分为四类:行政许可制度、行政处罚制度、行政强制制度和行政程序制度。其中行政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224.html -
了解详情
第2款的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些法律提到的无效仅仅指行政违法行为的一般后果,并不同于学理上讨论的重大、明显违法的情形 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但是,这里的不能成立似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4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使不同法官对同类案件的裁判趋于一致。当前我国司法解释普遍采用抽象化的 一般解释性规定方式,这种做法在使司法解释统一司法行为功能得到强化的同时,也弱化 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否则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从本案判决来看,法官并未认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