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是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区别在于:(1)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由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主管机关和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 适用复议前置。《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对不予通过年检的企业,依照《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22.html -
了解详情
形式审查,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对不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且属于本 将复议申请书副本或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复议机关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加盖单位印章,并书面送达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4、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079.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制度研究——兼与行政诉讼制度比较前言目前,与较为完善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相比,我国行政复议证据制度尚处于初创阶段,法律上缺乏详尽规定,仅有的少数几个条款 资料;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或复制品;经一方当事人或他人改动,对方当事人不予认可的证据等。(五)新的证据行政诉讼中,新的证据是指在一审程序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2225.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审查过程中主持人与执法者身份相分离,从而体现法律审查中的自然公证法则。但从行政组织结构上看,它在组织关系上与其他内设机构并无太大区别,因而在承办 中,两者并没有衔接好,主要体现在:①行政复议申请范围与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没有衔接好;②对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该不该提起诉讼问题没有衔接好;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89.html -
了解详情
这两种衔接模式有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充分尊重相对人的自由选择权。如经复议再进入诉讼,延长了救济时 间,不利于对当事人权益的及时保护;由于上级机关和 显失公正)。有学者认为,针对行政行为适当性作出的复议决定仍然属于行政裁量行为,不属于现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第三,复议机关不予受理、不答复。如果是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579.html -
了解详情
三分之一以内,对于违法情节轻微的案件其幅度可以在罚款幅度的底线以下处罚或不予处罚。同时,可以对以上规定保留适当的例外,以做到灵活处理。另外,申请人 复议申请书后,经初步审查,对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且属于行政复议调解范围的案件,可以在送达复议受理通知书、提出答复通知书时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权利、调解的原则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65.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使纠纷得到快速便捷的解决,裁判所每年受理的复议案件达100万之多,但是诉诸法院的案件却为数不多。{5} 确立行政复议调解制度的原因,除了强烈的现实需求之外 纠纷解决领域适用调解的正当性。对于起诉不符合公共利益的案件,公诉机关可以通过不予起诉来体现对被追诉人的宽宥,或者以不起诉为代价来换取被追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037.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程序制度的重构。 (一)申请与受理阶段 1、关于申请书能否向原行政机关递交的问题。保障公正解决行政争议是当前完善行政复议程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但并非问题 的情形下才不予公开。复议案件审理公开进行的,应在复议机关办公场所和官方网站公告时间、地点、案由。(4)有限度引入和解制度。行政复议案件实行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39.html -
了解详情
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复议不方便;由于法律责任不明确,有的行政机关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甚至官官相护,对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撤销的不撤销,对不 ,采用概括规定和具体列举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听证审理的范围。完善听证程序,对复议申请人的申请听证权、法定听证范围以及听证的具体程序作出明确的规定,确立行政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521.html -
了解详情
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土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发生争议,人民政府依法将土地确认给一方所有或使用 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执行;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即这种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