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大为减少,而不利于诉讼的进行和案件事实的查明,因而主张私录的视听资料具有可采性。[4]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最高法院1995年2号批复明确 条,也不必然导致证据的排除。[23] 第三,通过非法手段得到的录音磁带具有可采纳性。但是否被法官最终采纳,取决于法官的自由裁量。在R诉Smurthwaite案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83.html -
了解详情
到不利的法律后果等。强调提出证书为公法上的义务,固然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诉讼资料,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实现诉讼公正。但另一方面,它却危及证书持有人的利益。如果 认为视听资料至少应当包括两个特征:一是视听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是视听资料的可复制性和易伪造性,均强调从其来源审查其客观真实性。(参见江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2.html -
了解详情
到不利的法律后果等。强调提出证书为公法上的义务,固然可以获得更为充分的诉讼资料,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实现诉讼公正。但另一方面,它却危及证书持有人的利益。如果 认为视听资料至少应当包括两个特征:一是视听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是视听资料的可复制性和易伪造性,均强调从其来源审查其客观真实性。(参见江伟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1.html -
了解详情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所形成的视听资料,在证据性质上应当根据其反映的具体内容来确定:有关职务犯罪嫌疑人承认 仍归检察机关负责,看守所无法对同步录音录像进行监督。 第二,全程同步含义有空子可钻。《规定》第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10.html -
了解详情
依赖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否则是不能识别其中的信息的。 4.电子证据的可挽救性[20] 电子证据的产生、保存和删除的操作就是对介质进行电、磁 一证定案的作用才能得到发挥。 法律制度必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完善,正如视听资料最初并未纳入三大诉讼法法定证据种类之中一样[23].目前,电子证据作为证明案件真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377.html -
了解详情
采纳。所以笔者从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角度来探讨该问题。 依据对方当事人[13]认可与否可将手机短信证据划分为:对方当事人认可的手机短信证据和对方当事人未认可的 手机短信证据。既然如此,那么从手机短信证据是视听资料的角度来说,它的形式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由此可推断出手机短信证据是合法的。(然而将手机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05.html -
了解详情
采纳。所以笔者从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的角度来探讨该问题。 依据对方当事人[13]认可与否可将手机短信证据划分为:对方当事人认可的手机短信证据和对方当事人未认可的 手机短信证据。既然如此,那么从手机短信证据是视听资料的角度来说,它的形式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由此可推断出手机短信证据是合法的。(然而将手机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83.html -
了解详情
,2002 5、皮勇.刑事诉讼中的电子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8-13. 6、张斌视听资料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11 7、//tech.tom.com/zhuanti/CNNIC_Report19.html.转引自李哲电子证据若干问题探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9.html -
了解详情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或者经过公证、登记的书证其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三)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传来证据;(四)直接证据的证明力一般大于 高度盖然性。二审判决对录音证据内容进行质证、认定后认为,从录音效果上看,可听清基本内容,并无明显的疑点,虽然是私录形成,录音过程并未侵害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110.html -
了解详情
音像书证及勘验、检查笔录、侦查实验笔录或鉴定意见三类,对于后二者,可分别借鉴视听资料及笔录、鉴定意见的规则,对于电子书证,则应在书证的规则基础上 那样容易察觉和鉴别,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 因此,电子证据具有存储方便、表现丰富、可长期无损保存及随时反复重现,但又容易遭到人为因素或技术障碍的破坏,且不易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