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期限不明确。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都明确地规定了审理期限,而唯独第一百九十九条至二百零二条的死刑复核程序一章对 中立,控辩平等对抗以及其它为确保公正而设的刑事诉讼制度,再完善的死刑复核程序设计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仅就死刑复核程序而言,本人认为应做如下调整: 1、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47.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事实进行审查,即实行有限的事实审查制度。具体来说,就是针对被告人在一、二审程序中提出异议的事实,以及在死刑复核过程中新出现的事实进行审查,而对其他 我国的当务之急不是废除死刑,而是要大幅削减死刑适用的数量。我国最高法院收回下放已久的死刑复核权,希望通过复核程序来控制死刑适用的数量。同时,为适应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3.html -
了解详情
保障论和均衡论之分,现在理论界占据主流的是人权保障论,但是犯罪控制论在实务界(包括立法和司法)的影响依旧根深蒂固,因而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在完成人权保障的使命 彻底埋葬。但是,控审不分的幽灵依然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制度与实践当中。显性的控审不分有:法院依职权发动的再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法院审理案件后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63.html -
了解详情
对死刑的判决及其核准程序作了特别的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所有的死刑案件均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死刑适用的 罪名,从整体上减少死刑罪名的数量,更加严格地控制死刑的使用,使我国的死刑制度更加科学完善。 三、对死刑废除论的几种观点的评析 死刑废除派提出了很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207.html -
了解详情
也要求我们重视和及时梳理这些争论,并尽可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关于死刑改革的基本共识,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国的死刑制度的改革。 鉴于对梳理当前我国 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宣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将死刑复核权全面收归最高人民法院行使。⑻2010年2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00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灵魂和指针,而刑事法律是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定化。深入并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死刑政策,对于正确适用死刑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一、 少杀慎杀仍是 的死刑政策提出了异议。他们针对1983年严打开始以来,我国死刑立法不断扩展,死刑适用人数骤然增多的现状,指出我国的死刑政策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少杀慎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7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灵魂和指针,而刑事法律是刑事政策的具体化、法定化。深入并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死刑政策,对于正确适用死刑制度具有重大意义。一、少杀慎杀仍是 死刑政策提出了异议。他们针对1983年“严打”开始以来,我国死刑立法不断扩展,死刑适用人数骤然增多的现状,指出我国的死刑政策已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少杀慎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76.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审判权中的最高权力,理应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早在隋唐之时,我国的死刑复核已成定制,后来又发展出三复奏、五复奏、三司推事、九卿会审、 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最后,必须扩大死缓适用以限制死刑。死缓作为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既保留了死刑作为极刑对犯罪人最为严厉的否定的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同时又给受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26.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权中的最高权力,理应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早在隋唐之时,我国的死刑复核已成定制,后来又发展出“三复奏”、“五复奏”、“三司推事”、“九卿会审 人民法院统一行使。 最后,必须扩大死缓适用以限制死刑。死缓作为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既保留了死刑作为极刑对犯罪人最为严厉的否定的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同时又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74.html -
了解详情
要求赦免权,而且还有以下好处:第一,可以增设一道防止错杀的防线。我国法律规定的死刑复核制度,与古代的三复奏、五复奏相比,仍有不及。增设死刑赦免 限制死刑的适用,则是我们应当而且能够做到的。 注释: ⑴ 参见朱建华:《论死刑核准权规定的法律冲突》,《现代法学》1999年第1期 ⑵ 参见梁根林、张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5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