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立法缺陷 Ⅰ 依法改判适用情形规定不够明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53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 适用法律的问题,只有被依法认定的事实才是法律事实。而如果将一审法院在审理事实问题中的适用法律错误,一并归入“适用法律错误”而予以改判,那么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562.html -
了解详情
至一个半月 二审审理期限 二审法院 二审 232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 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公安机关认为有前款规定情形的,应当写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529.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与案件事实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作为确定能否成为质证主体的标准,反映了大多数民事案件的共性,但不能以44此作为唯一的标准,因为该标准不能完全反映民事 进行详细记录,以备查阅。 在第二审程序中,第二审人民法院一般都不开庭审理,而只进行书面审理,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庭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必须以一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192.html -
了解详情
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第128条规定: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第155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 49.5% ,判决结案428,509件,占结案总数的29.0%。可见,全国一审民事案件,1997年与1990年相比,判决结案率增加了10.3% ,而调解结案率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虽然把审理前的准备规定在第一审普通程序的部分,但广义上任何需要开庭审理的民事诉讼程序,包括简易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等都可能存在庭前的准备活动或此阶段需要 诉法中与庭前准备有关的重要条文,可先列举第133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当事人没有争议,符合督促程序规定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890.html -
了解详情
自愿为前提,判决以强制为特征,当由同一法官或者合议庭采用先调后审的方式处理民事案件时,由于调解也被打上了审判的印记,审判所具有的强制力就 修订民事诉讼法时,着重调解原则修改为自愿、合法调解原则,要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第9条)。根据时任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主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149.html -
了解详情
三十二条,修改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 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344.html -
了解详情
三十二条,修改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 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037.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程序的审判。但是,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在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又进入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的,原第二审程序或者死刑复核程序中的合议庭组成人员不受 、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 (八)有关附带民事诉讼、涉案财物处理的事实; (九)有关管辖、回避、延期审理等的程序事实; (十)与定罪量刑有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682.html -
了解详情
三十二条,修改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 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可以作出强制医疗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0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