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双方当事人思想沟通,达到缓解、消除矛盾,相互谅解的目的,促使婚姻关系向和美方向发展。 第二、调解工作坚持以和为贵。律师要认识到离婚案件审理中调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4年5月第82页。 ③参见巫昌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讲话》,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5月版第168页。 ④参见张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008.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组织】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 释义 相关论文1篇)第十一条【担任调解员的条件】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由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并具有一定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0912.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要求。行政复议是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监督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工作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 调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探索案前和解、案中协调的程序,努力化解矛盾。和解、调解工作要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369.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案件、信访案件等列举为敏感性案件,并要求各地法院要将这些案件作为法院调解工作的重点。从司法实践来看,这些敏感性案件,除了要涉及当事人的利益, 法院。所以,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直接、联系最为紧密,重点做好基层法院重大敏感案件网络风险评估制度是关键。由此可见,在建立敏感案件评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705.html -
了解详情
,以便简洁、高效办理案件。公开答复是公开案件的办理结果,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试行规定》只对公开听证形式进行了具体规定 专家咨询委员,可以充分利用检察机关现有的资源优势,扩大接受监督的范围。增加人民调解员以及申诉人所在单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人员,有利于借助社会力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404.html -
了解详情
长期驻扎在法院参与案件陪审,从而演化为实质上的编外法官。实际上,在实行陪审制度的其他国家,通过随机抽取方式确定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已是通例,并且限制每个陪审员 环节和规范程序等方面加以有效解决。 考虑到人民陪审员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应在审判长的指导下独立开展诉讼调解工作,但不能对简易程序和法律另有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8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是当事人自己不能自行解决的,因此第三人介人的程序才更具有方法或制度意义。在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方面,介于诉讼、仲裁与协商之间的是国际商事调解 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明确规定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具有债权内容的调解协议,经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22.html -
了解详情
的出现固然体现了行政案件处理方式上的创新,但也存在架空行政诉讼法、排斥调解和规避合法性审查职责的危险。法院一旦陷入无原则的和稀泥或者与被告共谋压服原告 一般来说,处理包括遗漏行政处罚当事人、对特定人员予以奖励或处分、完善行政机关相关工作制度等在内的一些事项并不是法院的职责,然而法院也有必要通过司法建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949.html -
了解详情
对监狱的基础设施和监管改造工作、对刑事司法、对人民群众的刑罚观念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因为此项制度事关重大,在《刑法修正案(八 故意杀人案件,论罪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如被害人亲属强烈要求判处死刑,民事调解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可以通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方法,缓和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25.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政务院1951年6月7日颁布的《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为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出于对人民力量与自身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我党制定了 不能天真地认为这种方法对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行之有效;否则,就不会有调解不成的情况存在了。之所以称之为无理,是因为其暗含着申诉人的申诉请求不具有正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