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缺位甚至错位的不足。其五,虽然我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规定了较为宽松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条件,只要用人单位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而损害劳动者重要利益的, 工作时间,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895.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当场予以纠正。三、劳动保障部门可对企业进行处罚的情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根据调查、 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17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转移手续。 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期满后的企业的续订条件以及劳动者的续订意向是判断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8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违约金的,不予支持。但劳动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实际损失,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 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用人单位不提供的除外。 第十条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871.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308.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要求绩效留在市区从事原有工作。双方经协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企业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为由, 员工不服从公司擅自的调岗调薪,公司因此而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就属于违反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公司支付双倍的经济赔偿金。 案例: 老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57.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的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人民法院一般按照劳务纠纷来处理 第十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788.html -
了解详情
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或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 ,是不应允许的。其二,要注意限制的对象是否合理。竞业禁止协议是企业与特定的接触、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员签订的,公司职员在公司的工作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567.html -
了解详情
的三分之二,若没有规定补偿费的,按照该款的最低标准计算。 (二)行为人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违法性,该违法性体现在行 到上述问题。1996年劳动部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用人单位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中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不超过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48.html -
了解详情
句系23年前的语言风格,实为时代的产物。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女职工,适用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第六条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0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