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不仅如此,法律还要求“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5] 中国这种“流水作业式”的诉讼构造,导致审判前程序 和控制。作出这一判断的根据是:(1)公安机关作为行政处罚、刑事强制措施的决定者,与案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往往倾向于维护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27.html -
了解详情
地减少赔偿数额,被害人如果没有过错则应根据实际损失全额赔偿。在撰写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时不能用估推的方法确定赔偿总额,而应当详细罗列经过审理 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由于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89.html -
了解详情
联合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南昌市检察院以及南昌市公安局、南昌市财政局向有关部门下发了《南昌市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该通知对操作机构、救助 补偿制度的操作程序至少应包括一下几方面:启动。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启动的前提是要由相关文件(判决书、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等)确定的权利人向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42.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规范予以具体明确。从从重、从快地打击阶级敌人,到无法无天的十年浩劫,名存实亡的刑事辩护是显得那么的多余,以至于干脆在1975年在宪法中将其删除。 1979年颁布施 容易的事情。 实践中,在一些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问题上,面对判决书中的说理,你除了总是感觉那么牵强外,还真的无力对其进行颠覆性的辩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2.html -
了解详情
人和给予宽恕的受害人。虽然此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刑事和解的贯彻,但孙铭伟能够从死刑改为无期徒刑,从判决书看,法官在量刑时确实主要考虑了孙林 一味地强调公诉案件只能利用公权力惩罚犯罪分子,当事人不具有任何处分性质的权利。然而刑事和解制度的贯彻落实正意味着当事人主体地位的回归,公安司法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78.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杀害11人的邱兴华已伏法,11个被害人家庭都拿到了判决书,但其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则成了一纸法律白条,他们几乎不可能从同样贫困 方圆法治》杂志社、国家检察官学院、《中国检察官》杂志社和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主办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立法研讨会,介绍并研讨了关于被害人救助的制度探索与理论思考。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84.html -
了解详情
,裁定的上诉期限为十日。 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计算。 第五十七条 二审法院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进行。必要时,当事人双方的亲属、相关组织可以参加调解。 第七十条人民法院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调解,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042.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辩论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最终导致受害人一败涂地而侵权人则万事大吉。 (三)应正确运用刑事判决认定的事实在民事案件中的预决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 入账等资料,并让证人到庭作了证,但没有更多的质证和辩论,民事判决书也未对此焦点问题作正面评述,而是在罗列了原有的刑案证据之后,干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7.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尚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因而影响了司法公正,其弊端已逐渐暴露。 一、刑事被害人的概念 被害人,亦称被害者、受害者,其词源为拉丁文中的victima,原意 各项诉讼权利的权利。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知悉权存在内容不完整、行使流于形式、没有程序保障等缺陷。具体表现在起诉书的送达、开庭通知、判决书的送达、庭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5.html -
了解详情
加害人一旦被羁押,则很难实现加害人与被害人面对面的直接会商。 2. 缺乏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和解协议的自愿性是司法机关考虑是否从宽处理的基础条件。 判决的和解因素列入判决书,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刑罚执行阶段因和解而作出减刑决定的,应当报请审判机关批准,并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 2. 刑事和解的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