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权。 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仅仅对上下级法院之间作了级别上的区分,功能区分并未体现,无论是二审程序还是审判监督程序均贯彻所谓全面审查原则,对案件事实 这五种强制措施,还包括诸如搜查、扣押等所有对公民基本权利构成干预的强制性措施。 [48]参见前引[22],第220-254页。 [49][美]德沃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的对等。但是二战之后,随着正当程序理念对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渗透,两种含义发生了分离。大陆法系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表明,当事人主导诉讼仅仅是实现诉讼权利 终审制的整体框架,还是二审全面审理的具体制度,以及审判监督程序这种特殊的纠错机制,都是将个案获得实体上的正确处理为制度设计的唯一目标,而没有考虑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34.html -
了解详情
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根据上述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成为 实体性审查修改为程序性审查,但并没有从制度上设计出一整套以法院审判为中心的刑诉程序。刑事审判的制度建构仍将法院定位在控(公安、检察)裁(法院)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0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首先通过公正的程序实现程序正义,进而实现实体正义的刑事诉讼新阶段。 控辩式刑事诉讼模式的确立,确定了人民法院和法官在刑事审判中的中立性裁判地位。但是 的认可,检察机关还是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对刑事审判进行法律监督。这种控诉权、监督权都集于检察机关的诉讼模式,导致法院在检察机关面前承受双重角色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12.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活动的进行。在证据调查中,所有对证据的提问和请求,均需得到审判长的许可。(3 )公诉人兼公诉与审判监督双重职责,其地位明显优于辩护一方;加之刑诉法对 。如果单纯以发现真实和惩治犯罪为追求目标,在刑事程序的设计上势必会赋予侦查、起诉、审判机关广泛的探明真相的权力,对其行使搜查、扣押、拘捕、讯问等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4.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司法特点决定了是否在我国建立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制度值得研究。 建立司法审查程序有可能产生新的法官预断。我国1979年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要将移送起诉 对法律负责,即使将预审法官和审判法官相分离,实行司法审查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审前预断。 还有学者指出,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制是建立在对抗制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06.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将控制、降低法院无罪判决率列为检察机关和检察官个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导致各级检察机关及办案检察官过分重视无罪判决率、严防死守,甚至在 ,即在人民法院一审宣告判决后,在二审甚至是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也对案件撤回起诉。 [案例4]在震动全国的胥敬祥一案中,河南省鹿邑县农民胥敬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感觉。 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轻罪,实际执行的刑期已超过改判后的刑罚的情况,对被告人超期执行的这段刑期是否应给予刑事司法赔偿?由于我国国家 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虽然较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为轻但其仍然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影响甚大,因为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都是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35.html -
了解详情
的感觉。 3.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轻罪,实际执行的刑期已超过改判后的刑罚的情况,对被告人超期执行的这段刑期是否应给予刑事司法赔偿?由于我国国家 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虽然较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为轻但其仍然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影响甚大,因为管制、有期徒刑缓刑、剥夺政治权利都是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34.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仅限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领域,受到学者诟病的先刑后民的制度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实践对公共利益保护的急切需要。因此,考虑到民事诉讼程序的特殊性,民事诉讼法确认 诉讼法律关系理论的再构筑》,载梁慧星编;《民商法论丛》(第9卷),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景汉朝、卢子娟:《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