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回避、出庭证人名单、非法证据排除等与审判相关的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经过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后 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这是我国首次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强制出庭作证制度。这一举措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法治理作证难、出庭难,规范证人作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617.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第331条第7项、第360条第4项、第394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在庭审过程中的严重违法行为,原则上只能是事后并由人民检察院以书面的形式提出 》,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6期;学者梁玉霞认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一审公诉人同时具有的审判监督者的身份,缺乏起码的制度理性,在根本上是对审判制度的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47.html -
了解详情
,在《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应认真考虑缓起诉适用的范围,太小则使这项制度形同虚设,太大则容易招致公众质疑。同时,立法中应该回避初犯、偶 刘明祥,王昭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 {8}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7. {9}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10.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就没有涉及,而这在破产法实践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德国、法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是在破产法中规定引用民事执行法或者民事诉讼法中有关不可执行财产的规定 列举性规定,还是概括性规定;对自由财产是否有最高数额的限制。 前文已述,自由财产制度和民事诉讼法中的不可执行财产虽然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是其区别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02.html -
了解详情
和要求补充鉴定、重新鉴定的权利;申请回避权;隐私受保护的权利;要求阅读或要求侦查人员向他宣读其陈述笔录、提出补充和修正笔录中的遗漏或错误的权利 取消有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被害人享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5.委托诉讼代理权。刑事诉讼代理制度作为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约措施和程序保障制度,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检察机关对于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或《纠正违法通知书》。如《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 违法通知书》。就实践来看,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纠正都难以达到有效监督的效果。因为侦查机关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来对待,拒不纠正,或者纠正后不通报,检察机关除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15.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少年孙某。二人使用欺骗和暴力手段劫持孙某,逼迫其说出其父的电话号码,合伙用绳子猛勒孙某脖颈,致其死亡,后又打电话给孙 和解制度》,http://news.sohu.com/20091015/n267365189.shtml,2010年1月31日访问。 [2]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0.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政府对《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国际公约》的签署,沉默权迟早会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到反映。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它与无罪推定、辩护制度、举证责任、程序价值、 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的规定。双轨模式能理性回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其意义在于: (一)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41.html -
了解详情
中,证人应当在公开法庭以言词方式作证的规定,被视为这一原则在现代司法制度中的典型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庭审方式更加体现直接、言词原则。 地址;可以许可证人不对个人情况问题作出回答或是告诉以前的身份。意大利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公开审理必须保护证人或被告人的安全时,法官可以决定采用不公开形式。 我国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7.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的价值体现。修改后的我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将被害人列为一方当事人,并赋予被害人各项诉讼权利,从而确立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地位。这对于充分 的完整性。如刑诉法就被害人报案、控告和自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申请回避、委托代理、出庭、申诉直至请求抗诉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显见,我国实行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