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法官在判处刑罚时没有任何自由裁量余地,必须适用终身监禁,但是罪犯有机会在执行过程中获得假释,如英国的谋杀罪。(2)裁量终身监禁,是指法官可以 的规定,对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基于慎用死刑的刑事司法政策,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在其死刑缓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54.html -
了解详情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释。因前述情形和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被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释。未成年罪犯的减刑、 的;(六)人民法院认为有开庭审理必要的。在人民法院作出减刑、假释裁定前,执行机关书面提请撤回减刑、假释建议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减刑、假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0477.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的回避问题。解释吸收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发布的《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内容,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 上诉,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二审应当开庭审理;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上诉案件,即使被告人并未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有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207.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 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判决生效后, 剥夺政治权利依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 执行,在判决生效后,即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在主刑执行期间,监狱管理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施行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罪犯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8000.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的回避问题。解释吸收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发布的《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内容,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 上诉,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二审应当开庭审理;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上诉案件,即使被告人并未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有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610.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的回避问题。解释吸收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发布的《关于审判人员在诉讼活动中执行回避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有关内容,明确规定审判人员和人民法院其他工作人员 上诉,同案的其他被告人上诉的案件,二审应当开庭审理;对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上诉案件,即使被告人并未对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有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38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规定,这些机关都有保外就医鉴定的决定权,此外,刑诉法赋予了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权力,这意味着人民法院也有鉴定决定权。可见,当前我国对于保外就医医学鉴定决定的主体 》第三条规定了三种情形不准保外就医,第一种是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的;第二种是罪行严重,民愤很大的;第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053.html -
了解详情
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据此,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成为指导和处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 程序是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内容,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的核准程序。设置死刑复核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防止错杀、误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5.html -
了解详情
后的理性回应,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执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刑事司法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死刑适用过多,另一方面生刑又过于轻缓。同属死刑范畴的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事实上有着天壤之别。实践中绝大多数的死缓犯都会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10.html -
了解详情
其人身危险性显著减少甚至消除、易于达到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具备可以适当减轻其执行刑的实质性要求。关于如何评判悔改表现即悔改表现到底包括哪些内容,从哪些 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表明死缓犯适用减刑的根本性条件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而且属于应当(绝对)减刑。如果不但没有故意犯罪而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