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本。之所以出现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是因为法官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分工和权责不明。我们向来从观念 上意识到,就社会功能而言,诉讼活动只是一种在特定的时空条件 的要求,阻碍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程。为此,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重构过程中,在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过程 中,我们应坚决摒弃法院调查取证制度,应以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28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还远不能满足需要。鉴于前述听证程序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听证程序,建立良性运作的听证制度将对于促进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 群众充分参与下处理,才能体现人民意志,使国家得以长足发展。四是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一定的社会秩序不可能靠高压来实现,而必须使公众的情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114.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的反腐败斗争,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完全依靠法律手段解决腐败的问题的条件尚未具备,需要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二)反腐败配套制度 发现,无论涉及谁,无论数额多少,无论什么性质,必将受到相应的惩处。整个社会对贪污行为持零容忍的社会心理。根据大量的犯罪学调查显示,贪污腐败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61.html -
了解详情
:案情复杂,需要法院依职权调查的案件;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在当地有重大影响、涉及问题具有典型性的案件;需要法院对举证责任 审判人员应就是否同意调解征询当事人的意见。6.庭审记录不简化根据《规定》第24条,书记员应当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对于下列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633.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公众意见也许能够驱使司法机关认真查核乃至重新调查,却不能改变事实本身,总的来说影响有限。而对于涉及明显的伦理问题的,包括杀与不杀、判(刑)与不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司法的社会效果主要体现在司法对社会活动的推动和社会对司法活动的认同)。 [3] 吴渤《最高法院长:群众感觉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962.html -
了解详情
。 行政救济法。200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若干解释》)。回应了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 宪政的话语到最近五年才在政治主流话语中若隐若现、逐渐明确。在宪法文本中记录并巩固这些转变的成果,而行政法制建设则走在推动乃至促成实现这些转变的前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02.html -
了解详情
选择采取的程序,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8条规定:“税务机关调查税务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这里的记录、 剖析》,《法律科学》1993年第6期。[⑧]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⑨]罗豪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35.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组织的意见;13其六,行政法规、规章送审稿涉及重大、疑难问题的,法制机构应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取意见,研究论证;14其七,行政法规送审稿直接涉及公民、 。公民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发表对政务及各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意见、展开公开性的讨论,是公众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当然,各种舆论工具,特别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09.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五)公安部文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 的思考(一)、立法保障针对较为单薄、散乱的现状,加强交通法制建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法制,严格执法,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成功管理交通,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39.html -
了解详情
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意民心之表现的社会舆论倾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以这种不确定的、流动的东西作为审判机关活动的基础或准则,法律运行必然会 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就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而言,新闻法律的基础框架已经形成,但存在体系不够完善、不够具体的问题,可操作性自然较差。新闻舆论监督需要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