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诉案件、不告不理使得司法机关很难介入,国家追诉难。第七,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造成受害者举证难。第八 ,预防性措施不够,多为伤害行为发生后的补救性 损害赔偿的请求就不予支持。而不起诉离婚就不能起诉要求损害赔偿,否则因当事人实行法定财产制使判决无意义。因为在夫妻共同财产的状态下,赔偿只是从共同财产中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650.html -
了解详情
财产的依据。作者认为,这种立法在离婚诉讼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按照以往分割财产的原则,一方对另一方过错的指控如果被证实,无过错或受害一方便可以从 规定,法官可以重新分配夫妻任何一方在婚姻期间获得的几乎所有的财产(继承和受赠的财产除外)。 [②] 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各国普遍缩小了共同财产的范围,扩大了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79.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有一种三分法,即形成行为、附随行为、支配行为。就离婚而言,解除婚姻关系的离婚行为属于形成行为,离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属于附随行为。离婚行为决定 是最灵活的方案。它既可以在一般情况下根据房屋投资多少确定房屋归属和利益分配,又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作出灵活安排(考虑困难或无房一方利益以及银行还贷情况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57.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法典的基本原则,这不能不说是《法国民法典》的重大创举。这些原则彻底否认了以等级身份决定财产分配和相关权利的封建民事法律传统,将人从封建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全部或部分废止,新增条文291条。尤其是人法中有关离婚、亲子关系、收养和亲权的条文几乎全部重写。其次是第三卷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其中债法的变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75.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以弥补合同一方当事人受损财产利益为限。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只有在侵权行为场合下的损害,赔偿才会既包括物质赔偿又包括精神赔偿。 三、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 不承担责任。过错推定原则则与过错责任原则的最大区别在于举证责任的分配不同。过错责任原则采用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在过错推定原则中,采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19.html -
了解详情
密切相关。但婚姻即使在现代也不可能如理想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仅仅关涉性和情爱,它一直关涉利益及其分配。真正坚持离婚自由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公正界定和侵害离婚双方在婚姻 ,因判决离婚而受有损害者,得向有过失之他方请求赔偿。前项情形,虽非财产上之损害,受害人亦得请求赔偿相当之金额,但以受害人无过失者为限。依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95.html -
了解详情
以不同的部门法规定了家庭代理制度,我国的婚姻法仅仅确立夫妻财产共有制,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多种新的分配方式形成,那么,任何事情都由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解决就变得 之为交易。那么家事代理不成立,由第三人承担后果。其四,如果夫妻已离婚,离婚后一方假借原配偶名义进行代理,第三人无过错则:如果被代理人自身也有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65.html -
了解详情
。资源在民法上体现为物,它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承载体。 民法对物的分配是通过权利的设定来实现的,权利是民法的核心范畴。人在社会中生存,首要的需求就是 逻辑位阶的和谐性,直接规定为分编。 在民事权利制度中,有些权利的客体既有人身的性质,又有财产的性质。虽不能肯定地说它们是人身权和财产权联系的桥梁,但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33.html -
了解详情
339) 这种辩解仍是无法解决下例中的问题。 原、被告双方在离婚诉讼中就财产分割出现分歧,原告认为家中的电视机是共同财产,被告则认为该电视机是婚前由个人 某甲的诉讼请求。 参考文献 [1]黄军:《从本案看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人民法院报,2002年4月11日; [2]孟凡全:《卖车款用于偿还另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752.html -
了解详情
婚姻的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会长期存在,多种分配原则使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出现较大差异,男女在政治、经济、社会上仍呈现着不 现实依据。 (二)离因精神损害赔偿之情形 离因精神损害赔偿保护的是离婚案件中受害方因过错方侵权造成的非财产上损害,法律应从符合侵权行为构要件的离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3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