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明显的区别。三是某些生效要件不同。一般说来,对人行政行为须以“相对人受领”为其生效要件。如行政处罚必须在将决定书送达相对人后,始能生效。对物行政行为 而言,这显然是可诉的。3、“非特定物——特定人”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某些行政检查行为,如海关的商品检验行为,是海关对特定进出口商的不特定进出口商品,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1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管理权才能实现高度管理,因而其执法方式主要为带强制性的,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规划等。知识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个体化以及多样性、差异性、 ”和“信息爆炸”的巨变时代,制定包罗万象、详尽无遗的法律规则已成为幻想,加大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重视法律原则无限宽广的包容力量,成为知识社会高素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争议案件列举为九项,其中主要包括因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侵犯经营自主权行为,拒发许可证执照,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拒不发放抚恤金,违法要求履行 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后,又有地方和部门提出,“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确权的行政复议决定是否可以提起诉讼的问题不宜作简单规定,因为有一些确权是根据国务院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01.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期限、限于保护特定权益),救济途径较少,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附属于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有一定的公益色彩。⑵确定当事人范围的具体标准①主观利害关系标准又称 ,谁就是第三人。10、综合执法机关目前比较规范的综合执法产生于行政处罚领域,《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级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53.html -
了解详情
示的强制性的(impliedmandatory)。或者说,该因素是极其重要的,任何有理性的行政机关都不会忽视之,那么,它就是强制性的。[17]但是,在我看来, 标准改造成类似于普通法上狭义的不合理,从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跨越到了显失公正的所有行政裁量决定。[28]可能有人会反驳说,这样一来,审判依据不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91.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没有“实质性证据证据”(Substantialevidence)。[3]在德国,司法审查的标准一般称为“行政行为的控制理由”,主要包括六个:(1)无权限;(2)超越 。在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即对于行政处罚显失公正以外的不当行政复议决定,是否也可以起诉呢?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答案应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9.html -
了解详情
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写入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政府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 其申请的时限、审查的时限、决定的时限、送达的时限等;对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时,法律法规要为其规定调查相对人(外部相对人,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6.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通过把规则程序化可以使国家及其权力行使机关的行为合法化从而有效地进行社会控制。“行政程序作为规范行政权公正合理行使的规范体系,其巨大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行政委托。例如,警告、五十元以下罚款属于公安派出所的法定权限,如果行政处罚的种类超越该权限则必须获得其上级公安机关的批准。通过上级委托,从而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72.html -
了解详情
粗暴的管理,直接决定各种经济活动,不会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结果必然压制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是 或者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这就必须加强政府的监督检查的职能,对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我们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如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00.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国家领导对行政公开制度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公开制度在各级国家机关中逐步建立起来,如北京市工商 、消息有利害关系的人。如《行政处罚法》第31条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这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