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严格管理,要求下属严格服从命令,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另一方面,引咎辞职制度也与行政部门是执行部门相联系的。一旦行政机关采取了某项错误的实际措施,常常会带来无法 了解,也都会比我这个书斋中的教授对这一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看得更清楚,分析得更明晰。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切肤之感的东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0.html -
了解详情
和另外事物的根本区分的时候,认识每一事物“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是如此”,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正是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之后”(metaphsics) 年版,第17页。 [2] 我们借用了对实用主义的批评,aggressive,经济法恰恰是边沁主义道路的产物,和康德主义相对。 [3]《五灯会元》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3.html -
了解详情
,实际上现代公法里纳税人这个概念就是从法律行为理论里产生的。因为纳税的基本前提,是按照纳税人的意愿选择管理者,但管理人要按照纳税人的意思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 法律行为一样,也有单方行为与双方行为、多方行为的区分。为什么所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这一对概念,是法律制度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呢?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政府的行为越来越要求公开透明,对于个人的隐私越来越要求受到法律出保护。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要越来越加强。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不限于企业法人,大量的非企业法人他不从事经济活动,我们为什么说他享有的名称、信誉等等这些权利,这是一种财产权吗?最典型的象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香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69.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一个案件的时候要先研究它的定性问题呢?为什么要先研究它的法律关系问题呢?我想这里面是不是有一个民法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说民法看世界、看 处分,就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市民社会”。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这个“市民社会”大概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形式。“市民社会”和其它的社会形态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高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60.html -
了解详情
“有形物”作为“证据”,以证明某种“事实状态”(如“物权”的归属),而绝对不是要赋予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以“证据资格”。 按照证据法原理,证据分为“人证”和“物证 出卖就不能继续占有,要继续占有就不要出卖。为什么一方面要出卖,另一方面又要继续占有?这是针对融资租赁的一种特殊形式:“卖出租回”,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58.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犯罪发生的具体情形,包括犯罪的性质、规模、种类、表现形式等等。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犯罪的产生。但是,生产方式并不直接决定和影响人们的行为 犯罪这种带有必然性的正常的社会现象,倒不如研究人们为什么没有犯罪这一偶然的“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特别是我们不应当把犯罪现象简单地作为社会的异物加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17.html -
了解详情
还是减少犯罪损失增进人类福利的诉求来看,人们最想知道最需要知道的是“为什么会有犯罪”。必须清楚的是,“犯罪”指的是犯罪现象还是犯罪行为。现象与行为是不同的 判监禁于密达卡。此事激怒了族人,他们围住酋长的住处叫嚷“走开”“我们驱逐你走开”。这是放逐恶人的仪式,具有神圣的力量,仍谁都不能违抗。最后,盖亚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3.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贴标签式的流水化作业。此时形式的犯罪构成与实质的违法性是自然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在一种熟人社会,或者小农经济的中国社会,即使没有受过法律 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159页。[31]实质的违法性是对“违法性即违反实定法规”(形式违法性)的进一步追问,于是这种“打破沙锅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7.html -
了解详情
酷刑,可谓屡禁不绝。当今世界,酷刑仍然在许多地方至少是以半合法的形式存在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1.2酷刑的合法性基础真的动摇了吗?法律 结果是否超出整个坏结果。倘若好结果大一些,那么,行为就在道德上是恰当的。结果主义理论又被称作客观目的论(teleologicaltheories),认为行为的最终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