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从而采购暂停未起到应有作用。第二、质疑救济程序设计过于冗长、效果不佳一般情况下,理论及理想制度设计认为,行政救济应在费用、便捷等方面优于司法救济。 质疑救济的效果并不尽人意。政府采购法虽然规定了质疑、投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但由于这些程序中存在前置关系,只有前面的程序走完,才可以启动下一个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284.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能因应有关事件的严重性而弹性地运用,因此应在上诉审裁处席前,及香港证监会的任何纪律处分程序中使用;及就《香港人权法案条例》而言,证监会的纪律 是要代替行政机关去执行这些行政的权力,而是要确保行政机关在法律的规限下行使这些权力。法院在行政诉讼的角色并不是一个上诉机构而是一个监督机构。法院的监督功能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31.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对于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46.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的标的如果不是行政裁决行为,即使涉及民事争议,法院也不能一并审理。第二,只有在被诉行政裁决违法的情况下,法院才能合并审理。第三,民事争议双方 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提出异议,请求有关机关依法定程序撤销或变更。这样,行政行为的效力因民事争议而产生质疑,在行政诉讼中就不可能脱离有关的民事事实及其证据去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7.html -
了解详情
方面,既自愿进行和解和自愿作出和解协议,前者是程序上的自愿,后者是实体上的自愿。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和解的适用必须体现当事人自愿的意志,人民法院绝不 分清是非,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做好协调工作。第二,处理好自愿撤诉与积极协调的关系。人民法院应尽可能为化解行政争议创造有利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 其二、主体地位的非平等性。外部行政相对人虽然与行政机关在地位上是不对等的,但在行政诉讼中双方的诉讼权利则是平等的。而内部行政相对人由于只能通过 第三者,这连形式上都未做到公正,严重地与回避制度、审裁分离制度等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相悖。 其四、程序的非公正性。纵观《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中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3.html -
了解详情
,就必须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来撤销抵押登记行为,而不能通过民事审判直接否定行政行为。[4]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一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已直接或间接地在先前 所认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应当受理。当然从司法程序的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的确,在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诉讼中,法院往往仅将具体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64.html -
了解详情
等等。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刑事诉讼法》中一个重大的修改就是第19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裁定 在理论上把它称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构建了一种新的诉讼司法审查之诉,开始把侦查行为的合法性纳入审查的对象。行政诉讼只是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132.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审案件可以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在行政诉讼法中却没有相应的规定,这以为着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不能有陪审员参加二第二审可以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如果这样的话, 自行决定,导致法官的自由权过大。实际情况是,请陪审员参审的案件往往是诉讼程序上必须适用普通程序而又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相反,对于那些社会影响较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688.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 六、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主动调查取证的限制。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 ,而且收容的最长期限可达四年。可见,劳动教养不仅缺乏公正、合理的程序,而且有违罪刑相当的原则。 有人提出,立法法规定,对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3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