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后果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予以纠正。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3、犯罪动机 实际情况和依法惩治、预防毒品犯罪的需要,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毒品死刑案件的典型案例,恰当把握。量刑既不能只片面考虑毒品数量,不考虑犯罪的其他情节,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438.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法条相互关系及内在逻辑上的抵触性。 第三,从司法实践情况考查,不少鲜活案例表明,对于具有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情节者,从严限制减轻处罚的限度,往往并不可取。例如 即得知伤害行为已告结束的共犯人。从量刑角度考量,对于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一人死亡的严重后果,在依法严惩雇凶者和主要实行犯等四名主犯的基础上,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840.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公诉书等相关材料,论证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三、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成功辩护案例 业务专长 擅长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死刑辩护、重大、疑难刑事案件辩护、民事、商事 又把警察马某殴打致死,还有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以故意杀人罪、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温珂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死采纳了谢通祥律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344.html -
了解详情
12]当然,鉴于这里的限缩,所谓的不当扩大抢劫罪的范围就更不存在了。那么回到刚刚那个案例,此时C虽然携带了凶器,但是由于他根本就没有使用的可能性(因为A在三楼而B ,甲拿刀向乙头部任意砍去,是死是活在所不论,这时就是出于一种概括的故意,如果将乙砍成重伤就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将乙砍死,就是故意杀人既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19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网【关键词】非数额型盗窃罪;适用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一、案例引入及评析 据荆楚网2012年5月4日报道: 新闻标题:盗窃45元被 的重点保护。入户盗窃不但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住宅权,而且极易引发抢劫、故意伤害、杀人、强奸等恶性刑事案件,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安全,社会危害性比普通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430.html -
了解详情
公里处检查站被查获,其车辆右后轮及备用胎上粘有大量死者的脑组织。在上述案例中只能认定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没有逃逸这一加重处罚情节。 尽管从证据上 事故现场后弃置于医院,但最终被害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不能认定构成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对于被害人人身的危险进程并没有完全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917.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考察,就是对严重的侵犯个人权益的犯罪案件,是否可以运用这一制度,比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案。从理论上说,并无不可,如果通过刑事和解能够体现犯罪人的悔罪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与《刑法》第37条是相呼应的。 [13]相关案例:孟某结识了同乡18岁女孩兰某,两人开始来往。因女方家人极力阻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2.html -
了解详情
,北京一中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罗卡娜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李某死亡赔偿金共计25万余元。 摘于《人民公安》2005年1月 案例二: 张琳, 其他暴力性犯罪的发生,例如女性的性犯罪导致男性犯罪分子因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从而引发伤害、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发生。所以女性犯罪会引起其他一系列犯罪的发生,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08.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危害行为,实践中也存在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这种行为的案例9,而《刑法》第17条第2款未对之加以规定,这本身就是立法疏忽10 17条第2款应修改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拐卖妇女、儿童、抢劫、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88.html -
了解详情
元,实际执行到位的约为十分之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多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和抢劫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审理中,原告方往往要求法院判决一定 广大农民参加旁听,对判处死刑罪犯的公开宣判活动可以选择在发案地进行,通过典型案例教育农民自觉守法。⒉进一步贯彻落实辩护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通过为被告人指定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