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中也指出: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464.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第一条政府有关部门主导的国有企业改制,因企业职工下岗、整体拖欠职工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的,可确认违约金条款无效。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不按约定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者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0863.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派遣用工已经成为有关单位规避法定用工责任的一种手段,被派遣员工的同工同酬、社会保障和加入工会等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并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问题。 一、劳务 责任。这样,一旦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严重困难、需要裁员时,如果是正式职工,就要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裁员成本大。如果是派遣工,由于没有直接签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40.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的法律要件,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也并不以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34号)第 种特殊救济。 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提下,劳动关系成立的判断依据仍然应当是同时具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一条规定的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29.html -
了解详情
到位等各项工作措施,随时了解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将征地拆迁资金及时如数拨付到受征迁影响的农民手中,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防范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切实做到不 工作内容、工资标准及发放时间。建设项目法人单位应随时抽查各单位劳动合同的执行情况,对于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单位,要及时予以纠正,以维护所有公路建设劳动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883.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 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009.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 告知员工;(4)单位依规章制度作出了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决定;(5)该员工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相关材料;(6)其它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41.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 告知员工;(4)单位依规章制度作出了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的决定;(5)该员工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的相关材料;(6)其它可以证明用人单位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840.html -
了解详情
斯(Laurent Aynes)在其新版民法系列丛书《财产》一书的封底赫然醒言道:财产权利是一项有关财富的权利。如果没有财产权利,就既没有自由也没有繁荣。 关系不稳定。因此,当一项发明成果尚处于设想与规划阶段时,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聘用劳动合同的客体。也就是说,发明一项期待技术方案不能成为聘用劳动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9104.html -
了解详情
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及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即有关同工同酬、依法参加或组织工会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内容。 至于在受益归责方面,《侵权责任法》 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规定,涉及劳动者工伤赔偿待遇的问题,仍将由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四、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67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