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某、李四之间的借款及保证纠纷全部了结,各方不再有任何争议。调解协议签订后,笔者当即制作确认调解协议内容的民事调解书,并当即送达给双方。随即李四 如约来到法院,在笔者的见证下履行余款4000元的交付手续。双方的借款及保证纠纷至此彻底了结。 【分析】 本案的调解过程及结果,充分保障了原告方关于实现借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0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度上替代了开庭审理。调解是人民法院的结案方式之一,调解书也具有与判决书相同的法律效力。尤其是《法院民事调解规定》规定的立案调解,更强调了其在答辩期满 ,而在目前情况下,重视调解、正确认识调解、充分运用调解会非常有助于我国基层民事纠纷的解决。可见,我国并不存在引入简易判决制度的充足必要性。当然,如果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79.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2004年4 件通常只有一方当事人,该当事人被称为申请人,案件事实不具有民事权利义务之争,申请人不是请求人民法院解决民事纠纷,而是请求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某种事实以及因此所产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95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主要是指不能以制作调解书的方式结案,并没有禁止人民法院通过和解的方式,在诉讼过程中对各方当事人作 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决的行政行为。该类案件,原告起诉的目的实质在于满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94.html -
了解详情
和内容而已,禁止调解的规定在案外和解中被悄然规避。于是,就有了大量没有调解书的调解存在。 当然,仅从撤诉案件的表征上看,无法看出原告撤诉的真正动因, ,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类案件在表现形式上有两大特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72.html -
了解详情
其享有的民事权利有自由支配和处置的权利,即使当事人要求国家通过诉讼来解决他们的纠纷,国家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当事人自由处分自己权利的自律性。诉讼契约是实现民事 往往强迫或诱劝当事人调解,加之调解书在送达时当事人也可以反悔而不负任何不利后果,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契约。一般的民事纠纷的解决有诸多的方式,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96.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司法解释的出台,通过明确调解协议的可诉性质和设定部分民事纠纷诉讼前置的规定,进一步实现了人民调解与诉讼程序的衔接。 一是最高人民法院 结案后,若仍有后续工作需要做的,应将有关情况告知纠纷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附送调解书或判决书,所在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做好后续调解工作,并及时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4.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能够解决的内容均可由人民调解如刑事轻伤案件等)、民事纠纷说之争。反对者分别认为,民事赔偿案件说和民事纠纷说缩小了人民调解的范围,而民间纠纷说 、撤销后果、管辖法院、生效要件等方面提出人民调解协议与民事合同的区别,并结合我国台湾地区乡镇公所调解书具有经法院核定后同判决同等效力的立法例,认为通过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11.html -
了解详情
更使得庭前证据交换程序显得可有可无。因此完善证据交换法律制度很有必要。 二、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的操作规程 (一)审查立案时,要求原告将用以支持自己主张成立 的合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由法院认可后制作并向当事人送达调解书。该调解书由当事人签收后即产生法律效力。证据开示完成后,当事人不能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12.html -
了解详情
的前置条件。当事人向法院提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之诉讼,不再以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前置。根据《条例》规定,如果保险公司主动 交叉诉讼的规定。我国共同诉讼形态之构造,不能解决被告之间互负权利义务的民事纠纷。该种情形的案件通常需经二次诉讼才能予以解决。然而,引入交叉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