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上的合同被称为原因性的事实,而物权变动的事实被称为结果性事实,即不动产登记和动产的占有交付所表现的事实。[1]可见,该区分原则指的是物权变动 的必备要件之一。由此,因法律行为发生物权变动,可以简单概括为:债权行为+交付/登记=物权变动。 四、结论 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结果的区分原则,强调物权变动的原因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54.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尚无其他理论对此提出科学解释。 4.根据物权行为理论建立的物权公示原则,借助于不动产登记和占有、交付的公示作用,建立了完善的第三人保护规则。保护第 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之间存有差异仍与出让人进行物权交易,则判定受让人主观为恶意,登记与占有的权利正确性推定规则不能予以适用,即公信制度不适用于恶意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61.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6]主要指知识产品。 对于物(狭义的物)是否适用取得时效,因动产与不动产而不同。对于动产一般并无异议,但通常对此有所限制,例如法律禁止或限制占有 制度合理性时首先应注意与已有制度的协调。对不动产以未登记为限正是考虑到与登记公信力协调问题。不动产登记便具有了对社会公众进行权利宣示的作用,此时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547.html -
了解详情
原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页。 [6]参见王茵:《不动产物权变动和交易安全日德法三国物权变动模式的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 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1页。 [51]于海涌:《论不动产登记》,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52]同注[4],第41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2.html -
了解详情
。 二、法律风险分析 用未成年人的财产提供担保,即使已经签订相关担保合同或办理担保登记,但仍然存在相关的法律风险。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 有规定的除外。第十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7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一定的缺陷,其只是注重了违法违规建筑的物理特征而忽略了整个法律体制的价值考量。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 建筑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为很多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对违法违规建筑进行登记也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让一部分违法违规建筑充当廉租房的角色,从而服务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46.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一定的缺陷,其只是注重了违法违规建筑的物理特征而忽略了整个法律体制的价值考量。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 建筑相对来说成本较低,为很多城市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对违法违规建筑进行登记也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让一部分违法违规建筑充当廉租房的角色,从而服务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292.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诉争房屋的所有权是否已转移,如果已转移是依据善意取得还是不动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力。 (一)胡国强、胡国利关于买卖合同无效的主张能否 ,对于动产物权变动的要件是交付这一点已得到交易习惯和相关法律的认可,但是对于不动产物权变动的要件目前在审判实践中尚没有形式统一认识。有两种立法例:一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947.html -
了解详情
为强制性规定,违反了是否必然导致合同无效?下面笔者就此问题略作评析。(一) 不动产登记与不动产物权转移合同的效力《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下列 规范才对法律行为有控制意义。 二是该条第(6)项只是规定“未依法登记领取权属证书的”房地产“不得转让”,而未正面规定转让了无产权证的合同无效。尤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895.html -
了解详情
、不动产的转让第三人在交易中应尽到注意义务。如果转让的是共有的不动产份额,由于不动产登记薄上登记的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为数人共有,第三人就应知道其他共有人享有优先购买权,这时第三人还与共有人之一签订部分不动产份额的转让合同,就证明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因此应该认定该转让合同无效。2、不致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7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