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两院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法院和检察院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案件的激增时期。以检察机关的统计为例,最高人民检察院2001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41, 。而我国司法体制和国民寻求实体正义的心态都要求我们在对辩诉交易的监督机制上侧重于防止检察官以辩诉交易的名义放纵犯罪嫌疑人。所以,我们有必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70.html -
了解详情
是迫切的理论意义。我将论证,这一规定的出台反映了决策者对法院系统和行政系统不同的制度逻辑缺少基本的了解和理解,导致司法改革(准确地说,实际是法院 相关的《宪法》条款上却规定的是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由此可见,宪法规定了最高法院的职权范围仅仅是监督下级法院并且仅仅是审判工作。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36.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即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资料”、“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以执业律师为主,同时吸收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部门人员参加的律师惩戒委员会,既维护了律师的行业自治,又保证了社会对律师的监督和制约,是具有相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8.html -
了解详情
的监督、制约制度不健全人大和检察院对法院、公安机关的法律监督在宪法和三大诉讼法的法律条文中规定得比较明确,但是问题在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司法权有着不受 装备更新依赖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基于上述原因,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时有可能受到地方行政机构的压力。后果就是损害国家法制的统一与威信,也和建设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71.html -
了解详情
一起,便于上级进行适当的指挥监督。”[1]伊藤的解释是适当的。部门的领导对检察行政事务承担领导责任,这一点不会发生异议。但其对案件的处理即检察事务 即法律职务,而科(处)长不是法律职务。关于领导关系,检察院组织法第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检察长一人,副检察长和检察员若干人。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16.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同,如质询是人大监督行政机关的主要形式,但是否可对法院和检察院使用?从立法过程看,有一个发展过程的,54年宪法和82年宪法都没有规定质询 实施办法也有规定,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检查进度的若干规定》。但仅限于对重大典型违法案件的监督,在全国范围应当是个别的,而不能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00.html -
了解详情
是法律监督机关,享有法律监督权,这是宪法所确定的。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监督和制约的重点是刑事诉讼,而在民事诉讼中应实行当事人主义。所以,检察 上级法院申诉,造成诉累,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4)明确再审案件的管辖。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对再审案件四级法院均有管辖权。特别是规定了一、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4.html -
了解详情
作的解释;在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规范的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出现原则分歧或者对有关法律适用的理解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时,全国人大常委 的法律规定,却以司法解释替代。况且法院的本职工作是处理案件,其司法解释难免主要是为了便于本部门审理案件的需要而作出的,因而有滥用司法之嫌,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65.html -
了解详情
方方面面的批评。法院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 以约束行政机关的效力,具有现实困难。 其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脱离了具体的司法过程,难有针对性。中国采四级两审制,并由基层法院作为一般案件的初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76.html -
了解详情
靠法院自律是难以得到遏制的。虽然说借助外部力量即检察监督未必能从根本上铲除这些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但是赋予检察院对法院民事、行政审判活动的法律监督权,对确 小、裁判基本正确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不抗;规定检察机关对抗诉后的再审裁判原则上不能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行抗诉,特殊情况下,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再抗诉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