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示的时间、次数以及对于其结果的效力等问题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在第5条开庭前应当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合意,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并由法院认可后制作并向当事人送达调解书。该调解书由当事人签收后即产生法律效力。证据开示完成后,当事人不能达成协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12.html -
了解详情
告知申请执行期限制度,内容应包括:申请执行方式、期限及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并通过在判决书、调解书中写明告知。确立这种制度有以下益处。(1)、简化 执行和解制度,杜绝 赖帐少给现象 执行和解作为我国民事执行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有利于申请执行人权利的实现,也有利于人民法院减少执行对抗,减小执行成本,确保执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9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力的、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进行抗诉, 排除了对其他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由于立法上总则与分则的不一致, 使总则规定对人民法院民事 之价值目标及模式选择》,载曹建明主编《程序公正与诉讼制度改革》,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年11 月版, 第215 页。 [4]参见方刚:《试论法院执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97.html -
了解详情
,在此种情形下,谁的强制执行有排斥其他权利人的效力,是值得研究的。而现有立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的。(2)执行根据。不同执行权利人请求强制执行的执行根据是相异的。执行根据具体可以是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或支付令,也可以是仲裁裁决、公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程序中原来已有的特别司法救济功能便会受到抑制,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实行民事有限再审程序制度,应是我国今后程序法和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一审程序审理;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或指令第二审人民法院再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63.html -
了解详情
对执行工作的影响浅谈个人一些看法。一、当前民事案件判决不当存在的问题所谓“判决不当”,是指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作出判决、裁定或调解后,其判决、裁定、调解的内容 被无奈地接受。如黎某和李某离婚纠纷一案,判决双方均抚养一个孩子,而双方均为农民,在调解书的内容中,黎某却要给女方李某支付12000元的经济帮助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98.html -
了解详情
为提高办案效率,法院调解几乎百分之百由审判员一人主持。即使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合议庭进行调解也仅仅是流于形式,实际上是由承办人一人说了算。这就 《民事诉讼法》第89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50.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程序中原来已有的特别司法救济功能便会受到抑制,就不能发挥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实行民事有限再审程序制度,应是我国今后程序法和审判监督制度改革的方向 第一审程序审理;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或指令第二审人民法院再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6.html -
了解详情
一种苛刻,当事人调解解决纠纷是合意行使处分权的行为,具有私法上的效力,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就是合法的,不能要求与判决一样达到实体合法的 的发展 学界和司法界在总结各级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调解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提出了随时调解制度、案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58.html -
了解详情
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提高人民调解人员素质已是当务之急,而这正是负有指导职责的人民法院所长。另一方面,人民调解组织设置于民间,活动于群众中,了解民情、 处理决定书同等的效力。基层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按《民间纠纷处理办法》规定予以执行。……大胆提出以上设想,期望能引起讨论。可以预料,当人民调解书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