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歧视:法律与现实》,姜颖著《劳动合同法论》,范跃如著《劳动争议诉讼程序研究》,蒋月著《中国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研究》,刘翠霄著《天大的事中 的调解机构面临如何保证公平和公正、由谁来监管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无法认定等问题,并认为应当将调解程序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的一个前置程序。还有学者认为劳动争议调解应采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76.html -
了解详情
威信。二是为民服务理念。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就是要司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就是要让司法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保障。公正司法,一心为民。为民服务,途径是 审理清楚明白基础上,当事人考虑到诉讼的风险,在双方利益博弈的基础上,在法官的人性化的引导下,在法官的调解下,达成的调解协议。法官在制作民事调解书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96.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了民意,后者则直接体现了民意。此外,行政机关的介入必须体现对公共利益或者人民福祉的追求,必须体现对市民、市场的补充性,体现对诸多主体、诸多价值和诸多 、不同性质的法规范之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为行政调解程序与诉讼程序同质化,而行政调解协议的效力却不明确。严格的程序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23.html -
了解详情
使原告的举证责任得以免除,且原、被告对该类案件往往能迅速达成调解协议;5、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往往不作抗辩或不进行实质抗辩,任由法院做出对原告有利的 严格审查,区别对待。同时建议考虑是否可以降低庭前调解阶段达成的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不赋予该调解协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力及强制执行力,而只是法院对双方意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13.html -
了解详情
已经处在后WTO时代,随着依法治税进程的加快,健全和完善税务诉讼制度已是大事所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修订 和解权或请求法院调解的权利。和解或者调解往往是在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作出让步、甚至于巨大让步的基础上进行的,和解协议或调解协议的达成常常是权利人放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126.html -
了解详情
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把调解作为处理土地纠纷的必经程序,依靠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等把调解工作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中。对土地转包、转让、 集体经济组织违法收回再发包,或因原承包人未按法定条件放弃承包,或因情势变更对原协议的处理,不能一概宣布无效或者解除,全部返还已再发包或者流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60.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纠纷、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较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合伙协议纠纷、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等简单纠纷,当事人双方也没有 多次基层民调组织调解的案件,人民调解员对于案件的背景、当事人的情况以及案件争议的焦点都相当了解。这些信息对于法官即将进行的诉讼调解或者开庭审理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95.html -
了解详情
差别不大,其中包括在参加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诉讼代理活动时,向人民法院查阅案件有关材料,并可根据承办事项的需要,持基层法律服务所证明和《法律服务执照 在2002年9月最高法院司法解释颁布后,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但基层法律工作者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约束力,只能靠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69.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就是再审程序。如:有人认为,人民法院对案件再次审理并依法作出裁判或达成调解协议的程序,就叫做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1)当然限于本文之主题, 的情形,以便指导司法实践。 我们认为,除了上述比照、借鉴而适用的三种情形之外,再审程序的诉讼终结情形外,还应当有以下几种情形。也就是说,若再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11.html -
了解详情
阶段,既包括一审,又包括二审,是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之一。但是,笔者认为,在行政诉讼中,调解只适用于起诉后的一审,不适用于二审。这有利于二审法院对 ,以职权提出解决事件之方案。” [k] 在行政诉讼调解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已有达成协议的意向,但是由于法律知识或其它知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5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