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地位,但最终肯定只是自然人的手段,故不能将两者等量齐观,自然人的诸多人格权利法人不能享有也是一个具体表现。按上述规范的适用来看,法人相比于 三个问题值得重视:第一,自然人的平等问题。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但是选举法第二章关于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名额的规定赤裸裸地限制了农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4.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及前述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的某些条款作出保留,目前很难定论问题最终如何解决。如果最后我国对这三项权利的相关条款提出保留,问题将全部迎刃而解,否则,我国将不得不承担修改现行法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55.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重要性,各国法律陆续确认其为人格权,并加以严格的法律保护,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然而,在我国,对于隐私权,因为1986年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完善我国隐私权立法的几点构想(一)明文规定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利,而非“人格利益”。我国《民法通则》并未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02.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4.民法典的制定和颁行,可以有效地培养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从而奠定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中国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 公民懂得自己享有何种民事权利,懂得捍卫自己和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利、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也就意味着每个公民都会平等地对待他人,并要求他人平等地对待自己。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40.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也”;二是认为“生命权,为享受生命安全之人格的利益之权利”;三是认为“生命权指公民在社会上生存的权利”;四是认为“生命权是自然人以其性命维持 。死者已无生命可言,也就不能纳入“自然人”的范畴。即使民法典中没有规定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消灭时间,也可以推导出死者不能够作为自然人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47.html -
了解详情
是不容挑战的。它是最基本的人权和公民权,与公民的个人政治人格、尊严是紧密相关的。对于这些公民基本权利的损害,其后果是对其作为普通社会一员的 赔偿呢?我国《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32.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施意见》中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渎职案件的立案标准》第七条:”非法 他种人格权的保护之下,实际上是对隐私权的独立性不予承认。如此,我国公民所享有的人格权利实际上就是不完整的。(二)隐私权同名誉权有着很大的区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61.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其他标准计算金钱损失。(3)侵权行为在权利主体消失后,亦能有条件的构成。如公民死亡后,其某些人格利益仍受保护。 人身权法律保护体系包括人身权的 权、健康权、生命权所造成的损害,进行财产赔偿。(2)对侵害精神性人身权的人格利益损害赔偿,一般又称之为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于2001年2月颁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19.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没有实行严格意义上的公务分权与地方分权,各个行政机关或公共组织没有独立的人格或独立的法律地位,国家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内部的协调、分工关系,通常不 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就此,笔者赞同一个观点:“在现代法治国家里,法院是公民权利的救济者和公共权力的监督者,不能因为学位评定贴有‘学术’的标签就排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10.html -
了解详情
Rechard Rawlings, op.cit., p.210. [37]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实行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 [38] Cf. Carol Harlow Rechard Rawlings, op.cit., p.210. 余凌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