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42 Rn.70. ⑶一方面,盗窃罪与抢夺罪、抢劫罪等财物犯罪在刑法教义学上共享着打破占有的客观构成要件结构;另一方面,据统计,侵犯财产 2008年版,第325页。由于台湾并没有关于盗用信用卡的规定,因此不会出现盗用信用卡按大陆刑法直接构成盗窃罪的结果。 (58)参见前引(38),陈兴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20.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同,导致在法益保护上形成一定区别。至少,单独规定肇事逃逸罪产生了一个独立的犯罪构成,可以从一个新的法益视角去统合各种事实行为。但是,如果逃逸仍在 作为加重的形式出现,这就类似在抢劫行为完成之后的杀人灭口,在刑法中虽然作为抢劫罪的加重情形来处罚,但明显包括了两个罪。 4.以先前行为说明逃逸的规范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9.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的罪名及法定刑,那么,就应当排除对其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犯处罚的规定,而只需依照刑法分则的相关条文定罪量刑即可。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两面对向犯 的。任意的共犯指刑法预设构成要件行为由单个人实行(如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等)而事实上由二人以上共同参与实施的犯罪形态。任意的共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8.html -
了解详情
双方的罪名及法定刑,那么,就应当排除对其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共犯处罚的规定,而只需依照刑法分则的相关条文定罪量刑即可。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两面对向犯 的。任意的共犯指刑法预设构成要件行为由单个人实行(如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等)而事实上由二人以上共同参与实施的犯罪形态。任意的共犯由刑法总则加以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826.html -
了解详情
再次犯罪,就无累犯可言。因此,再犯罪是累犯构成的事实前提{7}。而对累犯的从重处罚,则是对行为人所犯新罪的从重处罚,对新罪从重处罚的根据则是 实施后罪时的年龄作为排除累犯的时间标准,符合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精神。1997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前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91.html -
了解详情
再次犯罪,就无累犯可言。因此,再犯罪是累犯构成的事实前提[7]。而对累犯的从重处罚,则是对行为人所犯新罪的从重处罚,对新罪从重处罚的根据则是 实施后罪时的年龄作为排除累犯的时间标准,符合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精神。1997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前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4.html -
了解详情
再次犯罪,就无累犯可言。因此,再犯罪是累犯构成的事实前提{7}。而对累犯的从重处罚,则是对行为人所犯新罪的从重处罚,对新罪从重处罚的根据则是 实施后罪时的年龄作为排除累犯的时间标准,符合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精神。1997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前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07.html -
了解详情
、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具有极大的包摄性,使得符合其他责任事故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基本上都符合重大 盗窃枪支也可谓盗窃,抢劫枪支也可谓抢劫等,刑法为什么不在盗窃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中做出这种规定?如此厚此薄彼、区别对待的理由何在?显然难以给出令人信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有罪必究是正理,一方面又出于无奈或朴素正义感而认为只得如此。凡是在犯罪构成要件中有所谓定量因素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类似问题。凡此种种,均说明司法实践中 是,未成年人犯罪校园强索案件占相当大比例,而现行刑法规定抢劫罪的法定起刑点为3年,多次抢劫的应在10年以上量刑,司法实践中把3次视为多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12.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有罪必究是正理,一方面又出于无奈或朴素正义感而认为只得如此。凡是在犯罪构成要件中有所谓定量因素的犯罪,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类似问题。凡此种种,均说明司法实践中 是,未成年人犯罪校园强索案件占相当大比例,而现行刑法规定抢劫罪的法定起刑点为3年,多次抢劫的应在10年以上量刑,司法实践中把3次视为多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