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直接提起;实行不告不理原则;法庭不主动追究犯罪;原告和被告在诉讼中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等义务;行政和司法不分,没有独立体系的审判 ,否则,就难以适应追究、惩罚犯罪的要求。就当事人主义刑事诉讼而言,由于过份强调正当程序和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可能导致诉讼活动步履艰难,旷日持久,不能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德国,时值德国资产阶级势力日益增强、平等观念高扬、私法关系观念盛行之际。在19世纪的欧洲,刑事诉讼中的被指控人在程序法上已经完成了从昔日纠问式诉讼程序 审判法律关系,这些职责就会转换成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对的审判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 (2)人民检察院的诉讼权利义务关系。由于我国现行民诉法规定的不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9.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基本准则,是每一缔约国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与《盟约》的差距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与《盟约》的上述规定相对照,应该说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中绝大部分还是符合《盟约》规定的基本准则的,如关于禁止酷刑的规定、关于不得无理逮捕和拘禁的规定、关于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规定、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68.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而被程序所允许,程序对律师代理制度的被动性,是在于给程序参与者(诉讼当事人)以相对于对法律的权力(专断的裁判权)的公正,是在诉权保障上的措施。给 律师制度与政治关联,无疑是宪政所确定的,权力与权力所及于的对象,都需要宪政确立其存在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实在的宪法规范的存在,即不构成非实现宪法政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12.html -
了解详情
和检讨。首先,这种关系背离了控辩平衡的诉讼原则。控辩平衡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应当对等,以保证辩方有足够的防御 的进程,两大法系呈现出逐步融合的趋势,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下,大陆法系逐渐认识到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以牺牲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权利为代价来实现对犯罪的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89.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否,强调民诉当事人与民事实体主体的同一性,民事实体权利人为原告之适格,民事义务人为被告之适格。可见,此说采纳的是当事人的单一化,并不承认例外情况 主体范围”、“赋予诉权”其实质就是变诉讼当事人的单一化为多元化。有学者认为,诉权是国民平等享有的一种宪法性权利,宪法关于国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与之相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85.html -
了解详情
和检讨。首先,这种关系背离了控辩平衡的诉讼原则。控辩平衡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应当对等,以保证辩方有相应的防御 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案件的事实真相是否得以查明。对于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两种诉讼模式同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程度,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界许多学者普遍认为,前者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7.html -
了解详情
对经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依法审查后提起公诉权;其三,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进行监督时所享有的 如果我们不重视程序自身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实体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也必将为此作出牺牲[⑨].第二,民事诉讼的最大特征是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基础上的“不告不理”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3.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规律的。因为法官实际参与审判的全过程,实际听取了诉讼当事人的意见和辩论,对案件的证据和事实具有比较明确和全面的了解,因此,由主审法官通过参与合议庭或 ,“人人完全平等地有权由一个独立无偏见的法庭进行公正和公开的审讯以确定他的权利和义务,并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42.html -
了解详情
在民法领域中,当事人行使权利、负担义务是以物质利益的获得与付出为主,精神利益的获得和付出为辅。自由说和法力说的缺陷就在于它们所定义的权利和义务失之过窄 私法秩序的侵犯;在恶性责任守恒中,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国家的直接干预以使侵害方负担行政以至刑事责任本身就超越了私法的范围而处于公法范围之内,被侵害方由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