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沿用了上述规定。1982年和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将二审终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规定下来,并根据组织法的规定对案件的 屡见不鲜。二审终审制度正在被申诉、再审、抗诉、审判监督以及其他种种复查程序冲击、侵蚀和瓦解,其作为终审程序的“民事上诉程序的基本功能没有能够有效地实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终审裁判作出后,不仅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而且检察院可以依据法律监督权提起抗诉,法院自身可以依据审判监督权主动发动再审。发达的审判监督程序使生效裁判的再审 民事审判方式,我们称之为传统的民事审判方式。传统审判方式审理民事案件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审查诉讼答书状和证据资料;第二步,询问当事人;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8.html -
了解详情
香港特别行政区《诉讼证据条例》第5条规定,诉讼当事人及其配偶、代表双方起诉、抗诉或辩护的人及其配偶,在法院进行诉讼过程中,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根据 的限制,而是将证人证言的可信度交由通过法官自由心证作出判定。例如,根据日本民事诉讼法规定,除该诉讼当事人及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法定代理人以外的第三人均可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68.html -
了解详情
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中每一具体程序可以引用哪些民事诉讼法条文均一一列出,便于操作,从而使这些条文成为行政诉讼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事人(通过申诉的方式),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台湾地区行政诉讼中有权提起再审的主体只能是当事人。台湾地区对于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向主管的预审法官提出申告,取得民事当事人的地位。”第86条规定:“预审法官应当将此项申告转报共和国检察官,以使后者提出公诉书。”在德国,被害人除了可以作为 的决定,还有权向法院提起自诉。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的,被害人有权请求检察院抗诉。对法院生效判决裁定不服的,还有申诉权。可见,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50.html -
了解详情
,暂不涉及社会型救济,对公力救济也只考虑司法救济(尤其是民事诉讼)而不涉及行政救济,对私力救济则以实证调查的陈鸿强 的基础上,经部分核实,得出表2. 表2:几个国家每10万人口民事案件的数量 国家 年份 每十万人案件数 中国 1750-1900 50 1936 83 1989 163 1997 38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html -
了解详情
公诉审判阶段。往细了分,刑事案件又分公诉案件、自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而公诉审判阶段又分一审、二审。同时,律师既可以辩护人的身份出现 判决的,代理律师可协助或代理委托人,在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六、担任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一) 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可以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5870.html -
了解详情
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增加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三是,增加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4.对死刑复核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为体现适用死刑的慎重,进一步保证死刑复核案件质量,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96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审普通程序、一审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等。二是增设特别程序,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 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再次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三是为落实上诉不加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58.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规定》中指出: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在上述时限 受理的裁定或管辖权异议的裁定可以提出上诉,所以检察机关对法院的民事行政立案监督应以抗诉方式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 我国有关立案监督的立法规定虽然存在不完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23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