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范围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对于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民事案件能否实施法律监督法律尚无规定,法院系统则理解为不能。调解作为法院解决 全面审查原审卷宗材料,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二是调查取证的权利。尽管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并非当事人对所有证据都能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10.html -
了解详情
、枉法裁判案件不予配合甚至故意施加压力,设置障碍等等。而检察机关在行使民事行政法律监督权过程中,对于人民法院的上述行为则束手无策,无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障自己 不能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则容易给审判人员规避法律创造机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对调解书不能抗诉。如果检察机关对错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公证证明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即便我国一定要实行域外证据公证证明制度,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性质考虑,也应当对该域外证据证明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与 实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8]李双元,谢石松。国际民事诉讼概论(第二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9]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5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范围已经在扩大,基层法院主要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另一方面,简易程序适用上的多样化。我国的简易程序立法基本上属于德国模式 现象更是司空见惯。这种状况不仅与简易程序之设定目的大相径庭,而且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将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确定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之立法宗旨相差甚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30.html -
了解详情
先后修改公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沿用了上述规定。1982年和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将两审终审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规定,并根据组织法的规定对案件的 以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基于这样的原理,在我国现行法院系统设置之下,普通民事案件的初审权应当交由中级人民法院行使。基层法院和高级法院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普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6.html -
了解详情
尔扑朔迷离,不仅在理论上难以正确概括,司法实务中亦难以恰当把握。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合法性问题仅仅予以原则性规定,没有规定非法证据的具体情形和非法证据排除 问题,还包括当事人取证的便利性与经济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相对刑事诉讼,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经济性价值居于更加突出的位置,诉讼的经济性价值有时甚至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2.html -
了解详情
,现有制度框架内零敲碎打的局部改革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全面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似乎不足以满足 。惟有如此,看起来背道而驰的两种改革理路才能相安无事并且相辅相成。第二个问题是民事诉讼基本保障的“国际法化”问题。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人们认识到,为了维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5.html -
了解详情
,就法律效果而言,我们在此借助于溯及力的概念,现在的诉讼法律行为-民事诉讼上的撤诉行为能否对以前的诉讼法律行为-起诉所引起的法律效果-中断诉讼时效 ,只是出于某种原因而撤销起诉,所以应该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即重新计算.从民事诉讼法的角度看“撤诉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自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66.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当事人在诉讼中必然有意思自由,必然有处分自己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权利,民事程序选择权作为一项程序权利,是立法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由,对当事人进行程序 从各国的规定看,这类案件主要是债权债务案件,尤其是合同案件。法国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允许当事人合意选择本来无管辖权的法院管辖8.(三)选择简易程序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4.html -
了解详情
所规定的接受裁判的权利这一观念仍然不容否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国式的民事诉讼法理论中的诉权论在宪法上已得到承认,宪法上确立国民的这项权利, 维护公益的需要,许多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公益维护者(如检察院)可以或者应当提起公益性民事诉讼。我们认为,我国法律也应当明确规定公益维护者(如检察院等)可以提起公益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