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将法定登记事项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并经主管机关审核同意予以注册和公告的法律行为。登记的目的在于通过公示而确认登记事项内容的可信赖性,保障 该问题。在我国,破产法和企业登记法律制度对此种情况均未提出一个解决办法,法院处理此事则需要补充法律漏洞。由于我国的破产法对公司各类债权的顺位作出细致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18.html -
了解详情
,如剽窃等行为被商标注册行为所掩饰,由此引发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碰撞问题。鉴于法院独有的司法审判终极权地位,诉讼中可一并审查工商管理机关赋予当事人该项权利时 在已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又以他人使用其作品申请注册商标并获初审公告的行为构成侵权为由,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宜受理。笔者进一步认为,对于抢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63.html -
了解详情
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分立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 的债务由原企业与分立后新设立的企业共同承担清偿责任。[17] (2)江苏省高级法院的观点 企业分立时对资产和债务明确进行了分割,分立后的企业分得的有效资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79.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不能向其直接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开庭传票的情况,而这时法院通常采用的公告送达只是一种拟制的送达,事实上,并不能确保被告能够知悉诉讼的存在。这种 缺席判决直接关系讼争实体权利的归属,无论是普通程序还是简易程序,除了当事人下落不明以公告方式送达传票外,启动缺席判决的案件都应当是开庭传票确实送达到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97.html -
了解详情
禁止合意管辖外,其他诉讼程序类型则赋予非法人或非商人的一方当事人申请移送管辖法院的选择权,较之于德国立法,更有利于当事人衡量个案的情形行使处分权来维护自己 公报形式发布,法院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件都可以援引。[9] 在我国台湾地区,格式合同的主管机关为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管理的方法有公告定型化契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7.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权威和运行造成严重损害,亦不可轻易推翻。在这一点上印度最高法院虽然未直接表明其态度,但是其所采取的裁定后向适用原则(Doctrine of come into force)作了区分,最高法院在A. K. Roy案判决中指出,宪法修正案在总统签署仍然需要在政府公报上予以公告,故此仅能谓乃其中之一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06.html -
了解详情
说的学者则认为:公司登记机关根据公司设立人或申请人所作的登记、发证、公告等行为,意在对已达到公司设立要件和具备法人资格并可以独立、合法开展营业的 日第 84 -406 号关于《商事及公司登记簿》的法令第 34 条赋予了登记法院的书记员可以随时审核已经进行的登记是否存在瑕疵,并有权责令申请人在 1 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39.html -
了解详情
的,由征收部门裁定,而且该裁定为终局裁定,相对人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发生纠纷后,法院往往以征地补偿案件不属于民事案件范畴而不予受理。我国在土地征收 征地程序的公开性、透明度。 笔者在前部分已经分析了我国对征地程序的规定,无论是征地公告还是补偿、安置公告都是在征地方案被批准,补偿、安置方案做出后才公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043.html -
了解详情
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公告一般在法院公告栏、受送达人住所地张贴,可以在报纸上刊登。 我国现有送达方式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送达 时,很难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的见证人。 3、委托送达成功率不高。某些法院对于委托送达行为往往敷衍了事,拖延送达,甚至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送达。 4、邮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890.html -
了解详情
不审,审判长唱独角戏,形式上是合议制,实则独任制。 (2)、公告方面 开庭公告留在卷宗里的是与离婚,缺乏原被告称谓,案由也不完整。实践中, 调解无法达成和解协议,原告于1999年3月10日向重庆市奉节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审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原告申请再审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