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争议,相对而言法律关系复杂、争议较大,不适宜审判员独任审理。人民法院应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附带性审查。 (3 ,法官应当向当事人了解是否就行政争议已提起了行政诉讼或行使了其他行政救济途径,当事人有义务告知人民法院相关起诉和受理情况。行政附属问题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69.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应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这样立法机关通过立法活动将一部分民事审判权授予行政 、诉讼程序交叉重叠、法律关系交叉重叠等显著特点。所以,只要符合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法院就应当受理且合并审理,不应当限制当事人自由选择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324.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不予以适用。 [9]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上:一是原告在起诉时不得针对抽象行政行为向法院提出审查请求,但法院在审理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向法院提出合法性审查请求,而应由法院根据自己的判断和职权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这一安排显然不符合行政诉讼的性质和基本目的。因为,虽然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76.html -
了解详情
篇第10条)“法院不得制定规范,遇有解释法律或者制定新法之必要时,应向立法机关提出。”(第二篇第12条)可见,在法国禁止法院参与立法权的行使 复议决定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那么,为什么由县级人民政府就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争议作出的裁决,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而市级人民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23.html -
了解详情
优先权人,其具有作为原告对行政机关房屋登记行为起诉的主体资格。一般债权人对行政机关房屋登记行为不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这是因为,按照民法理论, 不动产登记发生错误,因该错误登记致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遭受损害的,登记机关应依照国家赔偿法的相应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有的提出,因登记错误,造成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87.html -
了解详情
中级人民法院终于向原告的律师送达书面裁定。法院认为,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本案起诉人所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因此对四家公司的起诉 种观点则认为,兼并行为形成规模庞大的企业,大企业会产生低效率,因而应强化兼并立法。{6}P524理论上的分歧导致不同时期的政府在反垄断执法方面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907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违法行为,从而实现其根本的请求,但行政诉讼的审查角度虽然立足于相对人的民法上的权利即土地使用权而赋予其起诉的资格,但审查的靶子是行政行为是否违法 种准司法的行为,应该包括驳回申请,维持现状,如须撤销土地证件(该争议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争议的土地归属作出结论。如果不作为土地争议先行由政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74.html -
了解详情
并且未程序化,这样,对二审法院的监督成为缺乏制度化的监督。 任何法律设立,都应体现法律程序的公正性。程序之所以公正,其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给予当事人的 法定条件,作出的是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实体判决。在当事人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行政诉讼是一种复审,审查的是行政机关认定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009.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利害关系,但为维护公益,而向特定机关提出起诉请求,并由特定机关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行政诉讼。这是我国应建立之行政公诉的应有之义。 对此含义,我们 范围和受理条件,防止特定机关滥用诉权,影响行政行为的效率。笔者建议,立法者应首先制定专门的《行政公益诉讼法》单行法律,以做到有法可依。检察机关必须依照法律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9.html -
了解详情
的方式解决了一起因房屋买卖纠纷而引起的案件,在该案中行政诉讼第三人同时被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应是一项创举。⑤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建立行政附带 对民事纠纷处理的终局裁决权,因此当事人对裁决或其他行政行为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这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的良性发展。 总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9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