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取呢?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可能忽视了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和审查标准。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合法性 了应尽的审查职责,且符合法定程序,没有违法行政,那么这种情况下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标准也不足以解决行政行为背后的民事争议问题。 由此看来,处理房屋权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076.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三个问题。 (一)民事优先或行政优先的问题。 在法律没有明确此类案件是民事附带行政诉讼或者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应该优先处理行政 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2月15日关于行政诉讼法实施前法律未规定由法院受理的案件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及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8月21日关于如何执行若干解释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40.html -
了解详情
仅指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这种情形。对于涉及不动产的民事行政诉讼交叉案件而言,由于登记是发生物权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此,民事诉讼当中人民法院将不得 饭店后,办理了房屋契证,又办理了房屋共有权证。后A饭店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房屋契证及共有权证。此案中,合股行为是否合法是决定行政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82.html -
了解详情
调解的内容以调解书的形式确定下来,双方当事人必须按照调解的内容履行义务;而行政诉讼协调的结果是通过行政机关自己改变、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撤诉的 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有人认为应当确定和解结案为行政诉讼法定结案方式之一,笔者认为,行政案件不宜以和解书的方式结案。因为有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757.html -
了解详情
角度来思考相关法律问题。案由转变为房地产登记,说明司法界已认识到,在该类案件中,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是房地产登记行为,也就是说,只要登记行为作出,是否颁发 并不予以记载,也就是说,确认房地产权利状况的登记行为并没有发生过变化。因此,行政诉讼仍应以作为权证依据的登记行为作为审理对象,计算起诉期限应以起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55.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联邦行政法院等,考察团成员亲临其境旁听和讨论了若干个行政案件,有很大收获和触动。德国的行政诉讼对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解决争议制度圆桌会议制度进行了 实现的效果 法律的价值在于实践。自2008年5月份以来,德城区法院开展了行政诉讼圆桌式开庭尝试。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进行了研究,在审判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463.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着行政法律关系或者其他法律关系,因而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着利害关系。 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与原告受到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便使这一民事法律关系之上覆盖了一层行政法律关系,在当事人不服拆迁裁决的行政案件中,民事法律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第三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32.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甚至二审判决生效后,当事人还在申诉、缠诉、上访。虽然近年来行政诉讼中引进行政案件协调机制,上述现象有所缓解,但是当事人上诉、申诉、缠诉率仍然居高不下。 法官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防止当事人上诉、缠诉及上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案件的公正审理。虽然说最高人民法院的证据规则规定案情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2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行政审判一直面临着难以摆脱的行政干扰。 三、解决行政诉讼案件上访率高的对策 笔者认为,在现时形势下,积极探索和运用协调手段解决 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提出了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对策。但是,行政诉讼上访率居高不下的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更应是一个社会问题。因而,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111.html -
了解详情
能诉。那么处于肯定和否定之外的行为,如行政裁决行为、技术鉴定行为能否进入行政诉讼就成了盲区。 我国现行行政主体理论认为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能够独立进行行政 实践也还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来决定学校是否能够作为适格的行政诉讼被告。对于不同的案件,必须视双方当事人争议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以及相应的具体法律规范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0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