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236条规定了第一审开庭前的预备听审程序,即控辩双方在了解刑事案件材料后,或在刑事案件与起诉书一并移送法院后,在自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的7日内,提出排除证据的申请,法官则通过庭前听证程序以解决证据是否被排除。 (四)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6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委托人的意见,然后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的决定;起诉书必须忠于事实真相;在法庭审判阶段,代表检察机关出庭的公诉人应当依法向法庭提供控诉证据,证明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一审判决之后,检察机关认为判决确有错误时,不论是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还是无罪判有罪、轻罪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0.html -
了解详情
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理;起诉书、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对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的义务;四是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法院的判决书以及布告和其他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2.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6条解释为:?1起诉书中涉及的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据种类为主要证据;?2同种类多个 明显处于不利地位。而且为了强化庭审的中心地位,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仅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根据刑诉法第36条,律师介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36.html -
了解详情
及辩护人出庭的简化。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检察院可以不派员出庭,被告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辩护人也可以不出庭,但应在开庭前将书面辩护 委托辩护人的只能自行辩护。即使委托了辩护人,在公诉人不出庭的情况下,只能就起诉书中的书面指控发表意见,真正的法庭辩论是无法展开的。所以,在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24.html -
了解详情
、住址以及与定罪量刑有关的前科劣迹和被采取强制措施等情况就会被详细记载在起诉书中,由于心理学中所称的首因效应以及晕轮效应作用,这些因素对法官量刑时 ,我国某些地区的人口较易实施某一类或某几类犯罪,如果法官在庭审之前从起诉书被告人的籍贯一栏中得知该案被告人来自前述地区,那么这种地域歧视就可能会成为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92.html -
了解详情
某些民事判决时有这样的要求;第四等是优势证据,是做出民事判决以及肯定刑事辩护时的要求;第五等是合理根据,适用于签发令状、无证逮捕和搜查、提起大陪审团起诉书和检察官起诉书、撤销缓刑和假释以及公民扭送等;第六等是有理由的相信,适用于拦截和搜身;第七等是有理由的怀疑,足以将被告宣告无罪;第八等是怀疑,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7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为例,从法庭审理程序的进程来看,我国刑事庭审在绝大部分情形下遵循如下教化步骤:表态阶段展示阶段教育阶段悔过阶段。 1.表态 当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法庭要求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事实上就是要求被告人对指控犯罪是否存在进行表态。此时,绝大多数被告人都会表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7.html -
了解详情
了速决程序的空间。 我国速决程序突出特点是对被告人诉讼权利的保障:一是可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论;二是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 -与 有人主张,虽然但公诉人不出庭会减弱控辩双方的对抗程度,但检察院向法院提交起诉书时,其控诉主张已进入审判程序之中,不会动摇基本的诉讼结构,对简单轻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30.html -
了解详情
存在但并不构成犯罪;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是指有犯罪事实存在,但并非起诉书指控的被告人所为;不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主要是指被告人符合刑事诉讼法 变化,要经法院审查,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事实、证据没有变化,经法庭查实的事实与起诉书指控的事实相同,只是不应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裁定不准许撤回起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