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的监控功能是比较肯定的,因为通过此功能,能够对本单位员工应用计算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岗位设置与考核、人员配备与控制提供依据。但是,从员工角度来说 有下列内容:绝不非法收集、披露、使用、传播个人信息的承诺,特定情况下收集、转移资料的可能性,网络运营商取得个人信息前的通知义务,用户查阅及改正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9.html -
了解详情
全面的界定:“个人数据是指有关一个活着的自然人的数据组合,通过这些数据或者这些数据和使用者已经或将要占有的其它信息的结合可以辨识该人,个人数据还包括有关 需要的范围内。对网络用户而言,隐私权主要体现为决定是否向他人公开个人信息的权利、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个人信息的权利、个人信息被收集前收到相关通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54.html -
了解详情
作品编辑新作品是否产生权利等等。(2)网络著作物的使用问题。著作物的使用方式包括授权使用、法定(强制)许可使用和合理使用这三种方式,而对于网络著作物 限制的特性有着本质区别。任何国家都无法凭借法律或技术的手段限制作品通过网络在本国传输,所以规定公共传播权的意义就在于确认了这样一种权利,权利人因许可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41.html -
了解详情
的知识产品。例如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法定许可使用原则”,专利法中的“专利权用尽原则”、“临时过境使用原则”,商标法中的“先用权人使用原则”等,都是在 产权保护》,《知识产权》1999年第2期。[xix]吴永臻:《网络信息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56.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下列条件①这种存储必须是中介和暂时性的通过自动化的技术过程实现的,其目的在于为后续访问者提供方便:②ISP不得改变缓存信息的内容;③ISP必须遵守业界普通确立 的技术过滤等预防性措施外,不负有对其系统或网络中传输存储信息的监控义务;只要ISP在提供服务时真正保持地位中立,即ISP在满足下列条件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42.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可,会严重影响作品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引发网络信息的流通障碍。所以,必须对复制权概念重新加以界定,从而将有效保护和合理使用复制权较好地结合 成数字化形式上载于网站,被告经营的“网上图书馆”通过对社会提供有偿下载和有偿阅览服务获得商业利益,被告的行为侵犯了时事出版社的版式专有使用权,因此请求法院判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08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种定义,并且还包括我国诉讼法中原有的视听资料。但我们认为,这些定义中不仅所使用的“电子”一词不妥,而且所下定义亦为不妥,理由如下:第一,将电子证据 控制。尤其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当事人一般是通过网络服务中心进行信息数据的传递与交换。在诉讼中,网络服务中心为中立的第三方机构,且无论技术与设备,还是资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32.html -
了解详情
内,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都是不可取的。然而,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又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如果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度分离,即 的人力、财力支出。假设登记填报的表格中要求当事人提供一项没有必要提供的信息,便可能使成千上万的当事人为了这些信息而支出精力和费用,这种损失也是纯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19.html -
了解详情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难以行使许可权的领域变得越来越多。在数字和网络时代里,各种作品通过网络传播,从文字作品到音乐、视听作品,从图片、影像作品的 处于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进程之中,图书馆系统肩负着采集收藏、加工整序及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使命,对于新介质作品如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等,图书馆依然是最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55.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法的关系及其协调、软件的合理使用就属于以前已经涉及的老问题;而网络环境下的软件保护、源代码开放、证据采集与提供等则属于最近一段时间广为关注的新 必要刻意推动在软件领域适用不同的合理使用规定。另外,现实地看,尽管私人用户是某些通用软件的巨大用户群,软件开发商也不可能通过司法程序迫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