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告的罪名,即被告人所犯何罪,这一术语仅限于刑事自诉状和刑事附带民事诉状的写作中使用,而在民事诉状中一般没有要求案由这一项。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 对自己最有利的判决,在选择受诉人民法院时应该细加权衡斟酌。例如,产品侵权赔偿案件,被告所在地、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选择哪一个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35.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补偿等都可以取得被害方的谅解最终达成和解;另一方面,对于能否适用刑事和解还需要司法机关对案件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决定是否属于可以和解的案件范围。 裁决,因而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实际上很难获得犯罪人的损害赔偿。这也是我国当前被害人救济保护处于瘫痪状况、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所在。但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44.html -
了解详情
、劳务补偿等都可以取得被害方的谅解最终达成和解;另一方面,对于能否适用刑事和解还需要司法机关对案件性质进行综合判断,决定是否属于可以和解的案件范围。 裁决,因而被害人在遭受犯罪侵害后实际上很难获得犯罪人的损害赔偿。这也是我国当前被害人救济保护处于瘫痪状况、刑事附带民事判决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所在。但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840.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所掌握的证据能否获得胜诉而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并不征求被害人意见,也不以赔偿、道歉作为条件,被害人被边缘化,交易的结果很有可能违背被害人的意愿。而刑事 刑事和解的具体制度规范。在立法技术上,可在《刑事诉讼法》中将刑事和解作为一项与刑事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相并列的诉讼制度加以规定和增加相应的程序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18.html -
了解详情
和解的萌芽 在审理危害公民人身权利的案件中,特别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被告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自己赔偿了被害人的经济损失是否可以减轻自己的刑罚。而审判 原和解协议,转交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立案并起诉。 6、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 刑事和解必须增强社区的参与力。恢复性司法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实现犯罪者的重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21.html -
了解详情
丧失生命权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用金钱衡量和加以补偿的损害。 大多数国家主张受害人没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理由不外乎是出于这样的逻辑推理:受害人当场死亡的情形下,他或她的 衡。为了使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能够得到合理救济,在不改变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受理精神损害赔偿的现行救济模式下,最新司法解释采取了一种退而求其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06.html -
了解详情
,死前的个人财产只剩下人民币2300元,这些钱对于50多位受害人家属提出的附带民事赔偿要求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杀死三名同学的马加爵,临刑前的个人财产只有 ,最常见的做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向刑事案件中的被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这并非是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 。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42.html -
了解详情
及实体权利的意见,但人民法院决不应代替其他诉讼主体主动行使相关权利。而现行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由于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职权主义 执行职务中致人伤、亡构成犯罪,受害人或其亲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对民事赔偿诉讼请求不予受理。但应当告知其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77.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正是根据这一规定,于2000年作出法释[2000]47号《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 赔偿;一种是选择模式,受害人既可以选择工伤保险,也可以选择民事赔偿,任选其一;一种是兼得模式,两者兼得;还有一种补充模式。那么《解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481.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制度,对充分保护被害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保障刑事被害人的人权,维护其合法权益 我国绝大多数案件是检察机关代替被害人对被告人行使 被害人所遭受的身心创伤是伴随终生的。并且,绝大多数被害人无法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获得有效赔偿。导致了被害人心理的不平横,出现恶逆变现象和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