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及价值 第一章 登记之标的 第一条 (登记之目的) 物业登记之主要目的,为公开房地产之法律状况,以保障不动产交易之安全。 第二条 (须登记之事实) 一、下列 、制作清单,以及阻碍自由处分财产之其 他行为或措施; N)对于以抵押或收益用途之指定作担保之债权之出质、查封、假扣押及制作清单,以及对该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946.html -
了解详情
一、二手房贷款的程序是什么? 1、到贷款银行提出借款申请 借款人持购房合同和开发商售房许可证复印件、身份证、住房公积金储蓄磁卡、印章到各区县的建行 期限。 3、到贷款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贷款银行审核借款人的申请后,借款人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不用房屋担保的签订质押合同)。 4、到产权部门办理贷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449.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相互区分的立法例。首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36条规定,房地产转让、抵押应该办理登记,可是这里所说的登记指向的标的是合同还是物权并不明确(从后来的立法看 的抵押物转让行为发生无效的法律效果。这一规则存在着明显的法理缺陷,它违反了担保物权的物上追及力的理论。因为抵押物无论辗转何处,抵押权人都能追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1069.html -
了解详情
担保法》上的抵押、质押、留置制度。 第二,担保法本身不是民法典中的独立部分。担保法既包括了保证和定金等合同形式,也包括抵押权、质押权等担保物权形式, 借鉴。 四、制定物权法的几点建议 (一)要正确处理好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房地产管理法、国有资产法等法律的关系。物权法主要是处理平等主体之间的物权的设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202.html -
了解详情
已按合同约定履行应尽义务的有效证明的; (四)预售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地产开发企业未按照约定与购房人申请预告登记的; (五)因继承、受遗赠、协议离婚 ; (二)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变更抵押权的书面协议或者其他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因被担保债权的数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05.html -
了解详情
1、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经济基础交易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房地产市场的逐步繁荣以及担保制度融通资金功能的全面发挥,对交易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森林法》15条《担保法》34条、42条规定,林木可自由转让、设定抵押。故可以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对象。 三、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性质 关于不动产善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03.html -
了解详情
对方房产证的记载就与之订立合同,而应当到房地产主管机关查阅房屋登记簿,以了解对方是否为真正的房屋所有权人、该房屋上是否设定了抵押等情况,因为只有登记簿 处分的权限,使得债权人在债务人违反义务进行处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取得物权,能够产生担保效力、顺位效力以及增强效力等三项效力。由于预告登记制度能够有效的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58.html -
了解详情
能实现的。 此种情形在我国房地产业较为普遍, 房地产开发商在与买房人签定合同后,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或第三人而获得贷款。以便 规定了买卖商品房出卖人向买受人收取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这里的法律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213.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依照该条和第42条的规定,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 ,学界虽见解不一,但通说采否定说,认为不应赋予公信力[53]。我国台湾地区动产担保交易法采书面成立登记对抗要件主义,亦不赋予动产登记以公信力,对于善意第三人,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769.html -
了解详情
,抵押权人为排除短期租赁,常以自己作为承租人,与抵押人进一步签订附停止条件(以抵押债务不履行为条件)的租赁合同,并进行假登记予以保全,此即附停止条件的 处分限制的行为不能发生法律效力【12】。我国学者崔建远先生持相同观点:房地产预告登记对土地征收﹑人民法院判决或强制执行而为新登记,无排除效力【1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9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