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处理;通过刑事程序予以取缔该行为不会额外加重诉讼负担;没有刑罚以外的其他适当方法可以替代[1]。我国学者陈兴良教授指出:我们在确定某一危害行为是否应当规定 ,直到2008年的人肉搜索第一案,均可感受到人肉搜索行为的危害性和难追究性特征。 ⑾论者认为,在侵犯个人信息权犯罪案件中,公诉人(自诉人)的举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6.html -
了解详情
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打击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该以故意伤害罪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⑴ 第二,过失致人死亡罪。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被告人虽然打击 之中,被告人用手推搡或者拳打被害人,关键要看其主观上是否可以预见到其实施的行为会致对方死亡,即从被告人的年龄、责任、文化程度、知识的广度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所侵害的主要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 无罪说。认为诉讼欺诈行为侵犯 第12期,第18页。 ④吴玉萍:《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4期,第47页。 ⑤于海生:《诉讼欺诈的侵权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4.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 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笔者认为, 诉讼欺诈行为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的手段, 应看其是否符合诈骗罪的特征, 如果符合,就可以将诉讼欺诈作为职务侵占罪中骗取的一种手段。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2.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 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不宜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笔者认为, 诉讼欺诈行为能否成为职务侵占的手段, 应看其是否符合诈骗罪的特征, 如果符合,就可以将诉讼欺诈作为职务侵占罪中骗取的一种手段。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35.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危险性这一概念,而人身危险性正是人格概念所要描述的对象。 在我国围绕定罪是否考虑人身危险性存在两种对立的认识,其一认为定罪中不能考虑人身危险性,其二认为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具有下列情节的,也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劳改、劳教人员在劳改、劳教期间盗窃的;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间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则因不构成单位犯罪,而应以相应罪名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从雇主与受雇人的角度来说,自然人可以作为雇主或受雇人无疑,单位则多是以雇主身份出现。 实施犯罪。 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分为作为和不作为。雇佣犯罪由作为行为实施毫无疑问,但是否可由不作为构成,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雇佣犯罪客观上以授意犯罪、约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28.html -
了解详情
以容留卖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组织、容留卖淫案件中具体卖淫次数的认定问题 在组织、容留卖淫案件中,组织或者容留多人或多次卖淫是认定情节是否严重甚至 得到对方记录内容的印证,或者得到对方言辞证据的印证,结合其他证据,譬如存款数额、存款时间等,排除其他可能,才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认定具体的卖淫次数。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9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一旦失于规范,就容易使之变成一种不对等的、欠缺起码公正性的刑事追究活动,法律事实建构论所要求的主体间的平等更无从谈起。证据规则的设立 在法律事实建构活动中同样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第二,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标准,相关性规则可以使法律事实的建构活动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有序性。相关性并非法律问题,而是对事物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32.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行,是供述其自己犯罪行为的延续,犯罪人有义务供述,对合犯一方供述对方的犯罪行为不符合立功前提中的非义务性特征。 综上《, 解释》关于犯罪分子 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而由自己的亲属代为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是否可以认定为立功? 我们认为,立功是犯罪人到案后为争取从宽处罚而主动实施的有益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