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经的审判程序,又不同于民事诉讼法中的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就其性质而言,再审程序是纠正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一种 低下,从而导致结果上不能及时保障当事人权利,过程上招致当事人不满,纷纷寻求检察院抗诉和人大、党政领导监督。2.规定再审的法定事由。民事诉讼法第179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1919.html -
了解详情
若要审查程序性事实问题及法律适用问题,原则上以间接审理为已足。而上述法条所确立的标准偏离了区分审理方式的本来意图。首先,究竟检察院抗诉还是当事人上诉,均非 不予争议,但主张该行为应被定性为敲诈勒索,初审法院定抢劫罪属于实体法适用错误。对于该起上诉案件,采复审制的上诉法院须对全案证据展开直接审理,并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014.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相互混淆。由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是宪法赋予的,具有独立性和强制性,其行使监督权不以与被监督者协商为条件。如果一味适用再审检察建议势必会造成检察机关 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等三种情形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二)检察建议的决定程序 检察建议应当由承办案件的检察官起草,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2716.html -
了解详情
效力等级的规定,未依照《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撤销。 指导案例6号 黄泽富、何伯琼、何熠诉 (2011)民抗字第29号民事裁定书,裁定本案终结审查。 裁判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对于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的案件,或者人民法院依据当事人申请或依据职权裁定再审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14.html -
了解详情
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该错误属于无害错误。根据这一定义,美国非法证据排除的法律依据是美国联邦宪法第四、第五和第六修正案,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刑事诉讼, 异议,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开庭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112.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的范围,另一方面规定的对当事人申请再审或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未依法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或者应当再审。 5.当事人在诉讼中未经合法代理。这具体包括两种 有其必要性的,有利于纠正裁判中适用法律的错误,但无论是从纠正裁判中适用法律错误还是从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考虑建立以法律适用为审查对象的第三审显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56.html -
了解详情
及其家属的报复情感和愤怒情绪,才能维持司法公信与和谐。笔者认为,在判决无适用法律瑕疵的前提下,如果能够赋予被害人上诉权以鼓励其参与诉讼程序、表达对一审判决 权益和实现三维平衡的正当径路。毕竟刑事判决存在错误或不公的可能,更需严重关切的是公诉机关每年可怜的抗诉案件数量,凸显对被害人诉求的忽视。因此,一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790.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界对刑事再审制度的讨论,大多局限于解释何为需要再审的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情况。此时,刑事诉讼法学理论对刑事再审的研究,主要是解读、解释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试行)》(2002年生效),其中第8条规定,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72.html -
了解详情
罪名有误,则可以建议检察机关变更公诉或者追加公诉,也可以直接基于其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的理解而改变指控,而不用像大陆法系国家法官那样顾及所谓的不妨碍 由于协调办案模式的影响,法院没能有效地矫正检察机关的错误起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51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前,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14.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再审的理由分别对待的做法:人民法院只要发现案件确有错误,就可以启动再审程序;当事人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抗诉需要满足法律列举的若干条件。不同之处在于,此次修改 了审查程序,防止再审诉权的滥用;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事实审和法律审的职能分工,保障了法律适用的统一性,也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运用进行了限制。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8.html -
了解详情